脾脉见于三部歌
三部俱缓脾家热.口臭胃翻常呕逆.齿肿龈宣注气缠.寒热时时少心力.缓脉属土.三部俱缓.则为土太过矣.故曰.脾家热.脾开窍于口.故口臭.经脉篇云.脾虚则吐.故胃翻常呕逆也.脾与胃相连.胃之经脉.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故曰齿肿龈宣.脾病有寒热证.如少阴司天.四之气主客.湿土寒热是也.心脾之母也.子病则耗母气.母亦因之而病.故寒热时时少心力也.有所谓注气者.如尸注.鬼注.劳注.及注夏.注船之类.皆谓之注.其病注于阴阳气血之内.不可名状.其人饮食懒进.面黄羸瘦寒热时时.四肢无力.以月以年.缠绵不已.是皆注病之情状也.土性缓.故其脉其病亦缓.
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缓者多热.仲景曰.缓者阳气长.又曰.缓则胃气有余.王海藏曰.缓大而长为热.张景岳曰.缓者纵缓之状.非后世迟缓之谓.故凡纵缓之脉多中热.而气化从乎脾胃也.

- 脾脉见于三部歌《脉诀乳海》
- 脾脉歌《脉诀乳海》
- 脾脉说《研经言》
- 脾冷多涎《中医词典》
- 脾疟《中医词典》
- 脾劳虚寒方三首《外台秘要》
- 脾疟《灵素节注类编》
- 脾劳实热方四首《外台秘要》
- 脾疟《扁鹊心书》
- 脾劳论一首《外台秘要》
- 脾疟二方《本草乘雅半偈》
- 脾劳《扁鹊心书》
- 脾平《中医词典》
- 脾劳《校注医醇剩义》
- 脾破裂《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脾劳《金匮翼》
- 脾气《中医名词词典》
- 脾劳《备急千金要方》
- 脾气《中医词典》
- 脾劳《中医词典》
- 脾气不升《中医名词词典》
- 脾劳《圣济总录》
- 脾气不升《中医词典》
- 脾劳《中医名词词典》
- 脾气不舒《中医名词词典》
- 脾咳《中医词典》
- 脾气不舒《中医词典》
- 脾咳《中医名词词典》
- 脾气不足《中医词典》
- 脾开窍于口《中医词典》
- 脾气盛《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