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实脉指法主病

《脉诀乳海》书籍目录

四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实者.阳土也.何为阳土.谓土中有火也.指下寻之不绝.沉而有力也.举之有余.浮而有力也.浮而有力为阳胜.沉而有力为伏阳在内.脉浮沉俱有力.而谓脾虚者何也.阴阳和则脾胃安.而脉道和缓.今伏阳在内.是阳火炼土.坚燥而乏生化之源.脾胃因之而虚矣.四体属脾.脾虚不食.四体因之而劳倦矣.

脉经云.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 然.一曰沉浮皆得.

【歌曰】

实脉寻之举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只因生胃壅.调和汤药始痊除.

实脉者.寻之举之.皆有力也.今脾胃之所以虚者.因伏阳蒸内之所致耳.脾胃和则能磨谷而易饥.脾胃虚则食不消.食不消则胃口壅滞.胃口壅滞.则脉道因之而实矣.若以辛温之药治之.则反助其阳邪.若以寒凉之药治之.则伤其脾胃.若以峻补之药治之.则脾胃.愈滞.而食愈少.若以克削之剂治之.则脾胃重虚.而食不化.然则我将如之何哉.亦惟调和其汤药.如经所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药则如补中汤健脾丸之类治之其疾始能痊除而愈也.

按经云.实紧胃中有寒.若不能食.时时下利者难治.

【又歌曰】

实脉关前胸热盛.

实脉.阳脉也.寸口.阳位也.所以候胸中者.今阳部而见阳脉.宜乎其胸中热盛也.

脉经云.寸口脉实.即生热.在脾肺.呕逆气塞虚即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有热即宜服竹叶汤葛根汤.有寒即宜服茱萸丸生姜汤

当关切痛中焦恁.

当关而见实脉.则饮食停滞中焦.而腹痛之证作矣.

脉经云.关上实即痛.虚即胀满.又云.关脉实.胃中痛.宜脉栀子汤茱萸乌头丸.针胃管补之.

尺脉如绳应指来.腹胀小便都不禁.

池氏曰.尺脉实.主心经实热.传于小肠.致小腹胀满疼痛.而小便淋沥也.云岐子曰.左尺主脉沉水.客脉实火.火水相合.水能胜火.治之以干姜附子汤.右尺主脉相火.客脉实火.二火相合.致令腹胀.而小便不禁.

治之以大承气汤.据云岐子之说如此.谓是两尺脉实耶.谓是各尺脉实耶.若云两尺俱实.则姜附汤承气汤.寒热各异.若云各尺脉实.则腹胀小便不禁.其说未必皆同.云岐子之说非也.刊误又谓其小便不禁.为传写之误.而改为腹胀小便淋.不思其说更非.特未临其证消息之耳.诀所谓小便不禁者.非虚寒而膀胱不固也.乃火极而兼水化也.

肾主门户之司.相火有余.则薄所不胜.而司户失守.故小便不禁.非小便不禁也.乃欲便则痛.而不能不便.则反淋沥自出.所谓热淋者是也.

戴氏不自体认.而反以脉诀为非.可耻甚矣.

脉经云.尺脉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当归汤.加大黄一两.以利大便.针关元补之.止小便.又云.尺中实即小便难.少腹牢痛.虚即闭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脉诀乳海》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脉诀乳海》书籍目录
  1. 实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2. 实脉体状《医学集成》
  3. 实秘《中医词典》
  4. 实脉(阳)《诊家正眼》
  5. 实捻十六法《针灸神书》
  6. 实脉(阳)《脉诀汇辨》
  7. 实疟《明医指掌》
  8. 实脉《脉理求真》
  9. 实女《中医词典》
  10. 实脉《中医词典》
  11. 实女无窍门主方《疡医大全》
  12. 实脉《中医名词词典》
  13. 实呕《中医词典》
  14. 实论《儿科醒》
  15. 实脾《汤头歌诀》
  16. 实挛《中医词典》
  17. 实脾散《仁术便览》
  18. 实积《证治准绳·幼科》
  19. 实脾散《瘴疟指南》
  20. 实火眩晕《中医词典》
  21. 实脾散《普济本事方》
  22. 实火泻之《痰火点雪》
  23. 实脾饮《医宗金鉴》
  24. 实火喉蛾秘方《华佗神方》
  25. 实脾饮《医宗金鉴》
  26. 实火《校注医醇剩义》
  27. 实脾饮《删补名医方论》
  28. 实火《明医指掌》
  29. 实脾饮《医方论》
  30. 实火《中医词典》
  31. 实痞《中医词典》

《脉诀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