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脉(阳)
体象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 ,三候皆然。
实为邪盛有余之象,既大而且兼长,既长大而且有力,既长大有力而且浮中沉三候皆然,则诸阳之象,莫不毕备。
主病 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实者,舌强气壅,口疮咽痛。实在左关,肝火胁痛。左尺得实,便秘腹疼。右寸实者,呕逆咽痛,喘嗽气壅。实在右关,伏阳蒸内,中满气滞。右尺得实,脐痛便难,相火亢逆。
脉实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故《脉经》云∶“血实脉实。”又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由是测之,皆主实热。其所主病,大约与数脉相类,而实则过之,以其蕴蓄之深也。
按《素问·大奇论》曰∶“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如肝雍两 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 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肺之雍喘而两 满之类。皆实脉也。实主邪气有余,易于体象,所以叔和有“尺实则小便难”之说。乃伪诀谬以尺实为“小便不禁”,何适相反。又妄谓“如绳应指来”,则是紧脉之形,而非实脉之象矣。夫紧脉之与实脉,虽相类而实相悬。但紧脉弦急如切绳,而左右弹人手;实脉则且大且长,三候皆有力也。紧脉者,热为寒束,故其象绷急而不宽舒;实脉者,邪为火迫,故其象坚满而不和柔。以证合之,以理察之,便昭昭于心目之间。又按张洁古惑于伪诀实主虚寒之说,而遂以姜附施治,此甚不可为训。或实脉而兼紧者,庶乎相当;苟非紧象,而大温之剂施于大热之人,其不立毙者几希!以洁古之智,当必是兼紧之治法无疑耳。夫阴阳对偶,不可稍偏。阳气过旺,不戢有自焚之虞。今世宗丹溪者,以为阳常有余,喜用寒凉,乃致杀人如麻,恬不之怪。又有有激之论,为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三吴两浙,翕然成风,以姜附为茶饭,其流毒更不可言。执一舍一,祸害相寻,可胜叹哉!

- 实脉(阳)《脉诀汇辨》
- 实脉《脉理求真》
- 实脉(阳)《诊家正眼》
- 实脉《中医词典》
- 实脉体状《医学集成》
- 实脉《中医名词词典》
- 实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 实论《儿科醒》
- 实秘《中医词典》
- 实挛《中医词典》
- 实捻十六法《针灸神书》
- 实积《证治准绳·幼科》
- 实疟《明医指掌》
- 实火眩晕《中医词典》
- 实女《中医词典》
- 实火泻之《痰火点雪》
- 实女无窍门主方《疡医大全》
- 实火喉蛾秘方《华佗神方》
- 实呕《中医词典》
- 实火《校注医醇剩义》
- 实脾《汤头歌诀》
- 实火《明医指掌》
- 实脾散《仁术便览》
- 实火《中医词典》
- 实脾散《瘴疟指南》
- 实火《中医名词词典》
- 实脾散《普济本事方》
- 实洪实散虚洪虚散四脉辨《读医随笔》
- 实脾饮《医宗金鉴》
- 实寒《中医名词词典》
- 实脾饮《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