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盛眼症

《眼科阐微》书籍目录

医眼要诀,全在临症审病,因浅深、病形、大小、病势轻重,遂机更变,用药不可执一。

如两大眼角生 肉,赤丝贯白珠,是心之病形也。其因在小肠,用八正散小便,而心火退矣。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

如白睛赤色,红丝渐入黑睛,是肺之病形也。其因在心,用导赤散泻心火,而肺火退矣。以心火克肺金也。

如黑睛生白翳,时隐时显,是肝之病形也,其因在肺,用泄肺汤泄肺火,而肝火退矣。以肺金克肝木也。余脏用药皆然。

若病在心经,误用泄肺之药,徒损肺气,而心火益甚;病在肺经,误用泻肝之药,徒伤肝气,而肺火益炽。以致脏腑不平,郁而生涎,浊气上升,渐生翳膜,缠绵日久,病势成矣。非汤剂、点药所能治疗,须用真人吹冲之法,方可痊愈。

育神夜光丸

(明目、去翳障神效。)

当归(三两) 远志(一两五钱) 牛膝(酒洗二两五钱)甘菊 枸杞子 地骨皮(各二两) 菟丝子 生地 熟地(各三两)

炼蜜为丸,空心盐汤下三、四钱。

清肺汤

(治眼多红丝,热在心肺者。)

桑白皮(蜜水泡三两) 地骨皮(去骨生甘草水泡三两) 麦冬(五两) 栀仁(二两炒) 川黄连(用红花二钱酒煎汤泡炒八钱)车前子(微炒八钱) 熟大黄(二两)

上为末,菊花煎汤,丸如绿豆大。早饭后或临卧,滚白水下三钱。红退为度。

胆连丸

(治火眼如神)

绿豆粉(四两为末) 黄连(细末四钱)

二味盛于盅内,用 猪胆四个,取汁入末内,加麦面和匀,丸绿豆大。每日十五丸,盐汤下。服三日,再不必服。如口疮,噙一丸,一日即愈。

降火明目丸

(治目病发散过多,则火不降。)

黄连(酒炒) 黄芩(炒) 黄柏(炒如褐色) 栀子(连皮捣炒) 甘菊(各等分)

为末,清水滴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以上三方,降火之药也。若生翳者不宜。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眼科阐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眼科阐微》书籍目录
  1. 火盛眼症《眼科阐微》
  2. 火盛刑金(火旺刑金)《中医名词词典》
  3. 火湿分治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4. 火盛刑金《中医词典》
  5. 火实泻之《痰火点雪》
  6. 火神立名之本(代序)《医理真传》
  7. 火死《洗冤集录》
  8. 火烧伤《奇效简便良方》
  9. 火嗽《中医词典》
  10. 火烧疮及火油天火疮方三首《外台秘要》
  11. 火嗽《明医指掌》
  12. 火烧疮《外科启玄》
  13. 火痰《中医词典》
  14. 火烧处发不生候《诸病源候论》
  15. 火痰《明医指掌》
  16. 火伤风《中医词典》
  17. 火痰毒《中医词典》
  18. 火弱补之《痰火点雪》
  19. 火炭母草《证类本草》
  20. 火热症门(十六则)《辨证录》
  21. 火烫《急救广生集》
  22. 火热头痛《中医词典》
  23. 火天夺日《中医词典》
  24. 火热入胃证十一 太阳六十六《伤寒悬解》
  25. 火天夺日《目经大成》
  26. 火热侵胎《竹林女科证治》
  27. 火头痛《中医词典》
  28. 火热迫肺《中医词典》
  29. 火土转寒水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0. 火热内生《中医基础理论》
  31. 火吐《傅青主男科》

《眼科阐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