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鉴别法

《痰疠法门》书籍目录

凡头脑骨,及两腮骨部位,不生痰 。其余颈项以下,及周身皆可发生。初起寒热交作,结核红肿者,痰子也。初起不发寒热,色白不痛者,瘰 也。以红属阳,白属阴,阳易治而阴难治。

疽初起时,旁亦核起。然痈疽之核,按之甚形活动。而痰 结核,按之则推移不动也。

凡痰 结核,在皮膜内。初则形如棋子、豌豆绿豆等粒,起发时寒热交作,大者如鸡卵,如覆碗。或长形不一,色红肿而起发速者,皆属痰子。色白微红,不甚浮肿,而起发迟者,多属瘰 。

凡痰 溃破后,多不结痂,秽水时出,生肌膏药,此塞彼溃,难于取效。惟用后载火攻之法,收工甚速,且不复发,否则蔓延遍身,至津液枯竭,遂成痨瘵

凡痰 结核,多以形状及部位而定其名,随举数者,可以例推。如结核在舌下,即名为垫舌痰。核在咽喉左右各一枚者,名铁门拴。耳下八方颊车穴结核者,为颊车痰。颈项筋间,核长如马刀者,名马刀 。沿颈前面,至两耳下,核起累累如贯珠者,名马挂铃。核在胁眼,突然肿大者,为夹胁痰。附两手大骨结核者,为贴骨痰。核生于胸膈上者,为气痰。在腰眼者,名缠腰痰。在两臀上,形如覆碗者,名煨督痰。在胯内鼠鼷穴,及足上 骨结核者,亦名贴骨痰。结核此溃彼起,遍身而无定处者,名曰游痰。其蔓生不已,节节破溃,溃口不收者,名瓜藤 。然得其大概,即昔人云七十二种痰症,亦不难辨矣,观后第一图,已得概要。

?第一图\p04-a32a1.bmp?

帮助

上第一图,所志各小圈,皆痰 生于人身各部位,因之而定其名。庶治者觇核结何部位,及何形像,即可知之。总之,痰 多缘骨隙而生,而瘰 纯属阴分,其愈期及治法,亦较痰子难十数倍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痰疠法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痰疠法门》书籍目录
  1. 痰鉴别法《痰疠法门》
  2. 痰疾癫狂《奇效简便良方》
  3. 痰结《中医词典》
  4. 痰疾癫狂《中医词典》
  5. 痰结实《中医词典》
  6. 痰疾《灸法秘传》
  7. 痰结实候《诸病源候论》
  8. 痰积血崩《中医词典》
  9. 痰结实及宿食方三首《外台秘要》
  10. 痰积泻《症因脉治》
  11. 痰结胸《中医词典》
  12. 痰积泄泻《中医词典》
  13. 痰厥《中医词典》
  14. 痰积胃脘痛《金匮翼》
  15. 痰厥《凌临灵方》
  16. 痰积脘痛《中医词典》
  17. 痰厥《儒门事亲》
  18. 痰积嗽《中医词典》
  19. 痰厥《明医指掌》
  20. 痰积食积心痛《明医指掌》
  21. 痰厥《奇效简便良方》
  22. 痰积腹痛《症因脉治》
  23. 痰厥《保幼新编》
  24. 痰积腹痛《中医词典》
  25. 痰厥秘方《华佗神方》
  26. 痰积发热《金匮翼》
  27. 痰厥头痛《中医词典》
  28. 痰积发热《中医词典》
  29. 痰厥头痛《金匮翼》
  30. 痰积《明医指掌》
  31. 痰厥头痛方八首《外台秘要》

《痰疠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