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杨梅验方

《痰疠法门》书籍目录

杨梅者,其疮三五成颗,红溃后状如杨梅也。病由西洋流传广东,彼遂绵延各省。有精化气化之不同,精化者,由交媾传染而得,先从二阴生疮,蔓延遍身,上至巅顶发际,凡有毛孔之处,初起小肉瘤,后渐痒溃,秽水时出,至缺唇烂额,残废死亡者不可胜计。气化者,由表面传染。如与有疮之人同衾共浴之例,其毒皆可传播。疮由上部先见,后亦延及满身。但毒较精化者稍轻,用药分量,亦可减少。中医向来治法,每用升药,致毒上攻,流弊百出,继以补品。毒愈内锢,攻之不可,下之不去,因而殒命者多矣。余之药力,得自麻邑程君,专以固脾泻毒为主,服之不但无弊,而脾健神清,发味均所不禁,刻期而愈,屡试屡验,诚妙方也。嗟嗟!每见青年有志之士,偶坠迷津,小则有妨健康,大则动关生命。得此亦苦海之舟航云,若东西各国,有医疗警察,防患未然,病院延医,医于既发,此病所以日见减少也。

杨梅主治方

土茯苓(二斤) 金银花(八两) 生苡仁(四两) 白藓皮(三两) 天花粉(二两) 当归尾(二两) 荆芥穗(五钱) 青连翘(一两) 白猪苓(二两) 建泽泻(二两) 陈槐角(四两) 车前子(二两) 焦山栀(四钱) 牛蒡子(五钱) 生甘草(四两) 净蝉衣(三钱) 威灵仙(二钱)宣木瓜(二两) 木防己(一两) 皂角子(十粒)

以上各味,俱倾入锅内,用柴火煮三次,每次将渣滓用布沥干,后渣滓不用,将三次所煮之汁,共贮锅内,再用火熬,先武后文,以冰糖成膏,置当风处,以米筛覆之。当茶日服数碗,下黑粪时,其毒始出,重者剂半而愈,轻者一剂可愈。其渣滓亦可煎水洗浴。惟禁面食与茶,以解茯苓故也,并不用敷药。若天时地气人事之不同,方中亦可酌量加减,是则医者,因时制宜,惟不可用参、茸、术、 、辛、附等药,使毒内锢,而不得出耳。近人有专用槐花数升煎汁,服之而愈者,亦去湿热除毒戾之一法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痰疠法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痰疠法门》书籍目录
  1. 杨梅验方《痰疠法门》
  2. 杨梅癣门主方《疡医大全》
  3. 杨梅痔《中医词典》
  4. 杨梅癣疮《外科启玄》
  5. 杨梅诸症《奇效简便良方》
  6. 杨梅癣疮《中医词典》
  7. 杨木接骨《中医词典》
  8. 杨梅瘟《伤寒指掌》
  9. 杨溥《中医词典》
  10. 杨梅瘟《温热暑疫全书》
  11. 杨岐正《中医词典》
  12. 杨梅瘟《松峰说疫》
  13. 杨起《中医词典》
  14. 杨梅瘟《中医词典》
  15. 杨清叟《中医词典》
  16. 杨梅顽疮膏《仁术便览》
  17. 杨日恒《中医词典》
  18. 杨梅圈疮《外科启玄》
  19. 杨瑞《中医词典》
  20. 杨梅圈《中医词典》
  21. 杨润《中医词典》
  22. 杨梅漏《外科十三方考》
  23. 杨上善(585-670年)《中医词典》
  24. 杨梅漏《中医词典》
  25. 杨时泰《中医词典》
  26. 杨梅结毒方《冯氏锦囊秘录》
  27. 杨士瀛《中医词典》
  28. 杨梅结毒《外科全生集》
  29. 杨氏家藏五痫丸《冯氏锦囊秘录》
  30. 杨梅结毒《外科启玄》
  31. 杨氏针法《中医刺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