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伤寒热食物
伤西瓜、冷水、牛乳寒湿之物,白术二钱,川乌半钱,防风一钱,丁香一个,炙甘草一钱。
伤羊肉、面、马乳皆湿热之物,白术一钱,黄连一钱,大黄二钱,炙甘草半钱,制黄芩一钱。
以上二证,腹痛加白芍药一钱;心下痞,枳实一钱;腹胀,浓朴半钱;胸中不利,枳壳半钱;腹中寒,陈皮三分;渴者,白茯苓一钱;腹中窄狭,苍术一钱;肢体沉重,制苍术一钱;因怒而伤者,甘草半钱;因忧而伤者,枳壳半钱;因喜而伤者,五味子半钱;因悲而伤者,人参半钱。大抵伤冷物以巴豆为君,伤热物以大黄为君,详认病证,添加为佐之〔药〕,或丸或散〔均〕可也。

- 伤寒热食物《医学启源》
- 伤寒热气《普济方·针灸》
- 伤寒柔?《圣济总录》
- 伤寒热渴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入里见标脉则生《此事难知》
- 伤寒热毒利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三百九十七法辨《医经溯洄集》
- 伤寒热病总论《伤寒大白》
- 伤寒三表法《景岳全书》
- 伤寒热病后外障《银海精微》
- 伤寒三表法《医述》
- 伤寒热病后舌出寸余不收《奇效简便良方》
- 伤寒三日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热病后患目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伤寒三阴病或寒或热辨《医经溯洄集》
- 伤寒热病后患目歌《医宗金鉴》
- 伤寒三阴三阳脉证论《伤寒六书》
- 伤寒热病后患目歌《眼科心法要诀》
- 伤寒三阴证《中医词典》
- 伤寒热病《明目至宝》
- 伤寒三证《景岳全书》
- 伤寒取吐候《诸病源候论》
- 伤寒伤风辨《医学集成》
- 伤寒气下加七十法《针灸神书》
- 伤寒伤风俱有戴阳(附黄汗)《读医随笔》
- 伤寒气上虚诀六十七法《针灸神书》
- 伤寒伤暑说《研经言》
- 伤寒气上实诀六十八法《针灸神书》
- 伤寒上《千金翼方》
- 伤寒气喘秘方《华佗神方》
- 伤寒上气《圣济总录》
《医学启源》
- 作者:张元素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27-1279年
- 张序
- 卷之上
- 一、天地六位脏象图(图缺)
- 二、手足阴阳
-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 (一)肝之经,肝脉本部在于筋,足厥阴,风,乙木也。
- (二)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 (三)心之经,心脉本部在于血,手少阴君,丁火也。
- (四)小肠经,手太阳,丙火。
- (五)脾之经,脾脉本在肌肉,足太阴,湿,己土。
- (六)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 (七)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 (八)三焦,手少阳,为父气。
- (九)肺之经,肺(之)脉本部在于皮毛,手太阴,燥,辛金。
- (十)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 (十一)肾之经,命门,肾脉本部〔在〕足少阴,寒,癸水。
- (十二)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 四、三才治法
- 五、三感之病
- 六、四因之病
- 七、五郁之病
- 八、六气主治要法
- 九、主治心法
- 卷之中
- 十、《内经》主治备要
- (一)五运主病
- (二)六气为病
- (三)五运病解
- (四)六气病解
- 风木厥阴,肝胆之气也。
- 热者,少阴君火之热,乃真心小肠之气也。
- 湿者,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
- 火者,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 燥者,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 寒者,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
- 十一、六气方治
- 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