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禀春气以生升.转旋枢机.主少阳表邪之寒热.味苦寒而轻举.通调上下.治厥阴热蓄之谵狂.木郁达之.疏土畅肝散结气.银柴性似.凉瘀涤热理疳痨.(柴胡得春初生发之气以生.气味虽微苦微寒.而力甚薄.故无降泄之性.而有生升之能.专入肝胆二经.能条达木郁.疏畅气血.解散表邪.如同补药.用以升举清气.从左而上.宜蜜炙用之.银柴别有一种.从来注本草者.皆言其能治小儿疳热.大人痨热.大抵有入肝胆凉血之切.性味与柴胡相似.故上古所不分耳.柴胡之用在升散.若阴虚火炎.气升咳嗽呕吐等证.不可用之.惟宜于春月时邪风温等证.内应肝胆者.最为相宜.银柴胡出银州.其质坚.其色白.无解表之性.虽同是用根.性味相仿.上古虽不分.究竟各有所宜耳.)

- 柴胡《本草便读》
- 柴胡《本草崇原》
- 柴胡《本草经解》
- 柴胡《本草思辨录》
- 柴胡《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柴胡《中药学》
- 柴胡《名医别录》
- 柴胡《得配本草》
- 柴胡《本草分经》
- 柴胡《医方考》
- 柴胡《本草分经》
- 柴胡《本草从新》
- 柴胡《本草分经》
- 柴胡《本经逢原》
- 柴胡《本草择要纲目》
- 柴胡《本草新编》
- 柴胡《本草害利》
- 柴胡《本草求真》
- 柴胡《本草害利》
- 柴胡《顾松园医镜》
- 柴胡《本草撮要》
- 柴胡《医学入门》
- 柴胡《外科全生集》
- 柴胡《冯氏锦囊秘录》
- 柴胡《药性切用》
- 柴胡《本草易读》
- 柴胡《药鉴》
- 柴胡《本草蒙筌》
- 柴胡《瘴疟指南》
- 柴胡《本草备要》
- 柴胡《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本草便读》
- 作者:张秉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吴序
- 恽序
- 盛序
- 程序
- 自序
- 凡例
- 用药法程
- 草部
- 山草类
- 人参
- 丹参
- 沙参
- 元参
- 苦参
- 苍术
- 白术
- 甘草
- 黄
- 远志
- 玉竹
- 知母
- 贝母
- 秦艽
- 白藓皮
- 升麻
- 柴胡
- 前胡
- 独活
- 细辛
- 防风
- 羌活
- 桔梗
- 黄连
- 胡黄连
- 黄芩
- 天麻
- 龙胆草
- 茅根
- 延胡索
- 地榆
- 巴戟天
- 肉苁蓉
- 淫羊藿
- 贯众
- 金毛脊
- 白芨
- 黄精
- 白薇
- 参三七
- 白头翁
- 荠
- 仙茅
- 白前
- 紫参
- 山慈菇
- 隰草类
- 地黄
- 麦门冬
- 牛膝
- 紫菀
- 川断
- 车前子
- 蓄
- 灯心
- 甘菊
- 益母草
- 麻黄
- 款冬花
- 冬葵子
- 萱花
- 白蒺藜
- 沙苑
- 旋覆花
- 红花
- 小蓟
- 夏枯草
- 葫芦巴
- 牛蒡子
- 艾叶
- 木贼草
- 草
- 青蒿
- 茵陈
- 海金沙
- 谷精草
- 青黛
- 连翘
- 马鞭草
- 葶苈子
- 王不留行
- 瞿麦
- 地肤子
- 决明子
- 青葙子
- 紫草
- 土牛膝根
- 芦根
- 旱莲草
- 大青
- 败酱
- 马勃
- 苍耳子
- 刘寄奴
- 板蓝根
- 甘蕉根
- 苎麻根
- 蔓草类
- 香草类
- 水草类
- 石草类
- 毒草类
- 木部
- 乔木类
- 灌木类
- 香木类
- 寓木类
- 竹类
- 果部
- 谷部
- 菜部
- 金石部
- 金石类
- 土部
- 禽部
- 兽部
- 鳞介部
- 昆虫部
- 人部
- 水部
- 水类
- 十八反歌诀
- 跋一
- 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