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序
人有恒言曰.用药如用兵.以药之不可轻用也.然苟用得其当.又未尝不应手取效.药到病除.是操何术以致哉.则曰非读本草不为功.顾读本草之难也.神农本草经尚已.然其中词旨奥衍.义蕴宏深.往往皓首穷年.每苦未能得其要领.后世着本草者杂出.人自为说.学人既无所适从.且累牍连篇.虽有聪颖之儒.亦苦记诵之匪易.于此欲求一善本本草.使人人得而读之.且读之无不人人称便者.盖戛戛乎其难之.今年冬月.吴君静甫以张君兆嘉先生所着本草便读见示.并嘱为弁言.余读之.见其着墨无多.而一药之中.凡性味气质.以及经络脏腑.与一切配合炒制之法.靡不备具.言虽简而意自赅.学人读之.既省记诵之烦.又悟指归之趣.以此称便.便何如矣.有志业医者.果能守是编为楷模.将见用力少而成功多.由是玩而味之.更由是神而明之.夫如是各家之本草可以参.亦如是各家之本草可以废.岂惟便于一时已哉.千百世之后.吾知因利乘便.阴受是编之福者当不少也.是为序.
光绪十六年岁在庚寅嘉平月赐进士出身同知衔知武进县事愚弟吴炳拜撰

- 吴序《本草便读》
- 吴序《活幼心书》
- 吴序《医暇卮言》
- 吴序《程杏轩医案》
- 吴婿疟中又中热治效《仿寓意草》
- 吴序《医原》
- 吴雪舫先生左胁下红块大如鸡子旁有小菩蕾作疼予作肝胆两经有热毒治而愈《孙文垣医案》
- 吴序《周慎斋遗书》
- 吴延龄《中医词典》
- 吴序《麻疹备要方论》
- 吴仰玄先生患胃脘痛痛彻于背痛时冷汗如雨《孙文垣医案》
- 吴秀森翁干香港脚《程杏轩医案》
- 吴曜泉翁乃媳痉厥变幻证治之奇《程杏轩医案》
- 吴秀《中医词典》
- 吴医汇讲《中医词典》
- 吴姓女暑闭卒厥治验《一得集》
- 吴医汇讲《专治麻痧初编》
- 吴心逸先生之使患劳倦伤寒《孙文垣医案》
- 吴仪制主政尚卿先生患肺经痰火症更兼鼻衄《孙文垣医案》
- 吴孝廉球泉先生心血不足胃中有痰下元阳气不充《孙文垣医案》
- 吴亦鼎《中医词典》
- 吴孝廉球泉公内人痢疾后感寒而经至发热口渴遍身疼等症《孙文垣医案》
- 吴燡《中医词典》
- 吴小峰酒积作痛《孙文垣医案》
- 吴应汤《中医词典》
- 吴肖峰令政腹痛(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 吴有性《中医词典》
- 吴县曹元恒序《四圣心源》
- 吴有性对传染病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 吴显忠《中医词典》
- 吴又可法(摘要)《伤寒指掌》
《本草便读》
- 作者:张秉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吴序
- 恽序
- 盛序
- 程序
- 自序
- 凡例
- 用药法程
- 草部
- 山草类
- 人参
- 丹参
- 沙参
- 元参
- 苦参
- 苍术
- 白术
- 甘草
- 黄
- 远志
- 玉竹
- 知母
- 贝母
- 秦艽
- 白藓皮
- 升麻
- 柴胡
- 前胡
- 独活
- 细辛
- 防风
- 羌活
- 桔梗
- 黄连
- 胡黄连
- 黄芩
- 天麻
- 龙胆草
- 茅根
- 延胡索
- 地榆
- 巴戟天
- 肉苁蓉
- 淫羊藿
- 贯众
- 金毛脊
- 白芨
- 黄精
- 白薇
- 参三七
- 白头翁
- 荠
- 仙茅
- 白前
- 紫参
- 山慈菇
- 隰草类
- 地黄
- 麦门冬
- 牛膝
- 紫菀
- 川断
- 车前子
- 蓄
- 灯心
- 甘菊
- 益母草
- 麻黄
- 款冬花
- 冬葵子
- 萱花
- 白蒺藜
- 沙苑
- 旋覆花
- 红花
- 小蓟
- 夏枯草
- 葫芦巴
- 牛蒡子
- 艾叶
- 木贼草
- 草
- 青蒿
- 茵陈
- 海金沙
- 谷精草
- 青黛
- 连翘
- 马鞭草
- 葶苈子
- 王不留行
- 瞿麦
- 地肤子
- 决明子
- 青葙子
- 紫草
- 土牛膝根
- 芦根
- 旱莲草
- 大青
- 败酱
- 马勃
- 苍耳子
- 刘寄奴
- 板蓝根
- 甘蕉根
- 苎麻根
- 蔓草类
- 香草类
- 水草类
- 石草类
- 毒草类
- 木部
- 乔木类
- 灌木类
- 香木类
- 寓木类
- 竹类
- 果部
- 谷部
- 菜部
- 金石部
- 金石类
- 土部
- 禽部
- 兽部
- 鳞介部
- 昆虫部
- 人部
- 水部
- 水类
- 十八反歌诀
- 跋一
- 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