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论

《医宗己任编》书籍目录

(即名学医随笔.从董显臣本抄附.)

昆布.本是纶布.纶音关.误纶为昆.故呼昆布.东垣肥气痞气用之.大抵千金有破积聚之语.读广济方有治膀胱结气.急宜下气.用昆布下.调和制作菜食.极能下气.然则昆布乃太阳正药.与缪氏云咸能软坚.其性润下.寒能治热散结.故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 疮.是又三阳并用者.然五方独于肥气丸及加减痞气丸.用昆布.其余皆不用.是又因其滑能破积血也.

广术莪术.凡行气破血.消积散结.皆用之.属足厥阴肝经气分药.大破气中之血.气血不足者服之.为祸不浅.好古言孙尚药用治气短不能接续.(经言短气不足息者下之.盖此之谓也.然中气虚实天渊.最宜详审.)此短字乃是胃中为积所壅.舒气不长.似不能接续.非中气虚短不能接续也.若不足之短而用此.宁不杀人.又言其入气药.能发诸香.是又能入阳明也.

川乌辛温大毒.性轻疏.温脾去风.寒用附子.风用乌头.能随诸药为佐使.功同附子而稍缓.海藏云.补命门不足肝气虚.

巴豆.一名刚子.一名走阳子.出巴蜀而形如豆.故名.辛温有毒.肠胃药也.东璧言气热味辛.生猛熟缓.能吐能下.能止能行.可升可降.峻用则有戡乱劫病之功.微用亦有抚绥调中之妙.惟畏大黄黄连.而前人治积方.往往同用.是即抚绥调中之谓与.又为咽喉要药.取其辛能散结.猛烈之气. 能劫痰而开通道路也.先大夫言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非气实者不可妄用.用之须去心皮.熬令黄黑.捣膏入药.壳与油皆可用以治病.新者佳.

皂荚.即皂角.维HT .乌犀.悬刀.皆其名也.辛咸温.有小毒.手太阴阳明经气分药.海藏云入厥阴经气分.以其能利上窍通二便.有疏泄之义也.故又言搜肝风泻肝气.然海藏本南阳正阳散内用皂角引入厥阴.故有此说.东璧言皂角属金.其味辛.其性燥.金胜木.燥胜风.故兼入足厥阴也.按正阳散活人止言治阴毒伤寒云云.列症不及囊缩.即海藏引用厥阴例.方云活人论厥阴药.并见阴症论并不以正阳治囊缩也.再考活人囊缩问答条中.又不及正阳散.然则海藏举正阳散为厥阴例.何所见也.海藏论厥阴烦满囊缩.只曰宜温之下之.亦不及正阳散.至王损庵论.囊缩论首载扁鹊孙真人.次活人.次海藏.而序方则止正阳回阳二方.确以正阳为治囊缩之的方矣.亦不知何所见也.岂因海藏以正阳属厥阴.而囊缩是厥阴中之一症.便以之通治与.又十八问阴症内列四方.亦不及正阳.独二十问手足厥冷脐腹筑冷一条为一见.又言脉一息七至以来.灸关元二三百壮.兼服正阳散.为二见.活人本以囊缩为厥阴死症.仲景原无治法.故但言遂以意寻比方仿治.而究不列方也.于是来阳伯徐春沂辈.亦不复有所更定参论.而但属之阴毒下耳.海藏引属厥阴.大抵以阴毒者.谓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三阴皆有之.但书列正阳.所治有面青.张口出气.心下硬.身不热.

只额上有汗.烦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等症.是厥阴为多.故列于厥阴门.遂于汤液中有正阳散内用皂角引入厥阴之说也.

正阳散

附子 干姜 麝香 皂角 甘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宗己任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宗己任编》书籍目录
  1. 药论《医宗己任编》
  2. 药论《寿世保元》
  3. 药略《医述》
  4. 药论《冯氏锦囊秘录》
  5. 药名《千金翼方》
  6. 药笼短剧一卷《友渔斋医话》
  7. 药名外文索引《药理学》
  8. 药疗中病人不依从因素与对策《医院药学》
  9. 药拈子熏《中医词典》
  10. 药理作用《药理学》
  11. 药捻灸《中医词典》
  12.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
  13. 药品《圣济总录》
  14. 药类法象《医学启源》
  15. 药品《冷庐医话》
  16. 药类法象《医旨绪余》
  17. 药品《预防医学》
  18. 药类法象《汤液本草》
  19. 药品包装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 药库管理《医院药学》
  21. 药品包装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释义
  22. 药酒养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23. 药品保管原则《医院药学》
  24. 药酒方《奇方类编》
  25. 药品标准物质《中药法规》
  26. 药酒方《奇方类编》
  27.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药法规》
  28. 药戒《卫生宝鉴》
  29. 药品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信息的收集《医院药学》
  30. 药解《医述》
  31.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督《医院药学》

《医宗己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