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症
三消之病形何如.曰.消之为病.一原于心火炽炎.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则消及肺.中甚不已.则消及脾.下甚不已.则消及肝肾.外甚不已.则消及筋骨.四脏皆消甚.则其心始自焚而死矣.然其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怒.膏粱爆炙.酒酪 乳.湿热之气.浸淫燔灼.郁成燥热.气不宣平.故其传变之形.为饮水多而小便多.曰消渴.胃中津液干枯.不能上荣舌本也.为善饥多食而渴.小便数而消瘦.曰消中.胃中热极.所食之物.随火而化也.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曰肾消.是燥热并及于胃底大小肠.故脂液凝浊.清阳与浊阴不能分疏也.三消之中.上中可治.下消最难治.然饮一溲未二.犹可治.饮一溲二.不可治矣.又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甘气.在溺桶中涌沸.其病为重.更有浮在溺面如猪脂油溅在桶边.如 烛泪.此精不禁而真元竭矣.然何以甘气为重.大抵水在天地与人身.皆有甘有咸.甘为生气.而咸为死气.小便本咸而反甘.是生气泄也.是脾气下陷入于肾也.土克水.故死也.(有一种渴而恶甘.但饮茶为快者.属肾消.赵邯郸云.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以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降其心火.
滋其肾水.则消自止.然三消俱宜戒浓味酒面房劳.不守禁忌.虽药无功.重生者其知之.

- 消症《医宗己任编》
- 消症《轩岐救正论》
- 消症《友渔斋医话》
- 消证《全生指迷方》
- 消症《古今医彻》
- 消瘴解毒《证治准绳·疡医》
- 消痔脱管奇方《奇方类编》
- 消瘀血《女科证治准绳》
- 消滞丸东平展子明传《回生集》
- 消瘀血《济阴纲目》
- 消中《中医名词词典》
- 消瘿散《扁鹊心书》
- 消中《圣济总录》
- 消饮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消中《中医词典》
- 消炎利胆茶《保健药膳》
- 消中《明医指掌》
- 消血块《金匮钩玄》
- 消中消渴肾消方八首《外台秘要》
- 消心《中医词典》
- 消肿《经验麻科》
- 消息《中医词典》
- 消肿《明目至宝》
- 消污血《女科证治准绳》
- 消肿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消痰逐水之剂《金匮翼》
- 消肿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消痰软坚《中医词典》
- 消浊《中医词典》
- 消痰平喘《中医词典》
- 消浊《儿科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