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本草思辨录》书籍目录

芍药十月生芽,正月出土,夏初开花,花大而荣,正似少阳渐入阳明,故得木气最盛。

根外黄内白,则为具木气于土中而土生其金,金主攻利,又气味苦平,故能入脾破血中之气结,又能敛外散之表气以返于里。凡仲圣方用芍药,不越此二义,以此求之方得。

芍药别录酸微寒,隐庵辈多议其非。今取嚼之,却带微涩,涩者酸辛之变味。况同一物而气质有浓薄,安知古之不异于今。即本经之苦平与酸微寒并体之,皆不外敛之与破。识得芍药邹氏于仲圣方之有芍药,处处以破阴结解之,支离殊甚。桂枝汤因卫气外泄不与营合,故于桂甘温经驱风之中,用芍药摄卫气就营气,营气本未尝结,何待于破,此敛之义也。当归芍药散治腹中 痛,此破之义也。桂枝加芍药汤腹满时痛,此敛与破兼者也(满须敛,痛腹痛为太阴血中之气结,芍药以木疏土而破结,故为腹痛专药(谓于土中泻水者,犹属膈膜之论)。下利乃阴气下溜,土德有惭,岂堪更从而破之,故下利断非所宜。若滞下之利,则仲圣黄芩汤治下利何以有芍药,盖太少合病,邪已近里,无用葛根汤之理,治之宜从里和。黄芩清少阳之热而其气轻,加芍药以敛之,甘枣以固之,则里和而利止。且太少合病,则病气未肯骤下,欲其里和,焉得不敛,芍药之不可少如是。

甘遂半夏汤证,曰脉伏,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脉伏者,有留饮在内。欲自利利反快者,利不即利,既利则快。心下续坚满者,利后满减,过时又续,显系内有停阻,与滞下无异。芍药能破坚积,正其所宜。且以甘遂逐在上之留饮,而又以芍药敛而降之,则上芍药甘草附子汤证,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虚者阳虚,汗后气已外散,故以附子扶阳,炙甘草补中,芍药敛其外散之气,方义易见。而邹氏以芍药甘草为得桂枝汤之半,芍药为太阴血中之气药,不能破血中之血结,且味涩则破而不泄,故凡下瘀血之方,芍药得芍药若用为补剂,必配合得宜,如四物汤之类,方能获益。辛 之患消渴九年,止而复作,苏朴授以芍药甘草等分为末煎服,七日顿愈。陈日华谓古人处方,殆不可晓。实则无不可晓也,殆善师成无己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敛逆气、除肺燥之意耳。此最得用补之妙法,单用讵能即补。洁古谓入脾经补中焦,东垣谓色在西方故补,皆足贻误后人。洄溪又但以为养肝之圣药,其亦昧之至矣。

古有减芍药以避中寒之说,寇氏然之,谓气虚禁用。此亦仲圣早有以示人者。伤寒太阴篇云∶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以芍药与大黄并称,即可知芍药之为芍药,胃弱宜减。更可知应用而尚不可多用,何后人直以为补胃弱既宜慎矣,乃防己黄 汤下云,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则何以解之?夫芍药者,能敛外散之气以返于里者也。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气之外散为何如,故其证有兼喘者,有兼气上冲者。和胃非他,敛胃气使下降耳,岂芍药而有和胃之专长。又肺与肠胃皆一气直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思辨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思辨录》书籍目录
  1. 芍药《本草思辨录》
  2. 芍药《本草新编》
  3. 芍药《本草崇原》
  4. 芍药《证类本草》
  5. 芍药《本草经解》
  6. 芍药《本草蒙筌》
  7. 芍药《本草经解》
  8. 芍药《汤液本草》
  9. 芍药《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0. 芍药《本草衍义》
  11. 芍药《名医别录》
  12. 芍药《吴普本草》
  13. 芍药《本草撮要》
  14. 芍药《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15. 芍药《侣山堂类辩》
  16. 芍药《新修本草》
  17. 芍药《药鉴》
  18. 芍药《本草经集注》
  19. 芍药《药征》
  20. 芍药《长沙药解》
  21. 芍药《本草乘雅半偈》
  22. 芍药《药笼小品》
  23. 芍药《本草图经》
  24. 芍药《千金翼方》
  25. 芍药(白赤)《本草择要纲目》
  26. 芍药《雷公炮炙论》
  27. 芍药柏皮丸《儒门事亲》
  28. 芍药《本草纲目》
  29. 芍药大黄证九 太阴十《伤寒悬解》
  30. 芍药《神农本草经》
  31. 芍药附子甘草汤《伤寒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