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
考仲圣文蛤散、文蛤汤,渴不用栝蒌之属,有表邪不用桂枝之属,而独用文蛤,几莫明其故。迨即所治之三证细究之,而后知宜文蛤不宜他药者,固自有至精至切之义焉。蛤者雀所化,具自外飞入水之概。壳有文彩,又其精气所注。用在壳而味咸,则为由表以入里;气寒性燥,则能清热而胜湿。其清里热,只清上焦心肺之热;以咸平无深入之能,气复走表,又分其势也。活人书治血结胸,李防御治痰嗽面肿,皆治在心肺之明征。而仲圣又有精者焉。
病在阳,应汗解而不汗解,则热邪遗留于表。以冷水 之灌之,内心烦而外粟起,则其寒为外附之寒,不必治寒而只须治热治湿,文蛤治表间热湿,恰与证合。若不瘥,必热已退而咸寒不克任之。与五苓散者,取其淡辛化气而表邪得尽也。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贪饮由心肺热炽,渴饮在于吐后,必表间尚有余邪。故以麻杏发汗,即以文蛤协石膏清热,甘草和之于中,姜枣调之于表,麻杏只三两而蛤膏各用至五两,意自在于清热。麻杏力微,故兼主微风,此汤实非为风寒设也。至渴欲饮水不止,亦主以文蛤散。不止即贪饮之谓,而无吐后之余邪,则止其热渴,已足疗病。文蛤治表热不必有渴,治心肺之里热,则正能止渴。盖其渴非津亏与小便不利也。

- 文蛤《本草思辨录》
- 文蛤《本经逢原》
- 文蛤《本草崇原》
- 文蛤《本草新编》
- 文蛤《名医别录》
- 文蛤《证类本草》
- 文蛤《药征续编》
- 文蛤《冯氏锦囊秘录》
- 文蛤《本草乘雅半偈》
- 文蛤《本草蒙筌》
- 文蛤、海蛤《医学入门》
- 文蛤《汤液本草》
- 文蛤白散证《医学摘粹》
- 文蛤《新修本草》
- 文蛤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文蛤《本草经集注》
- 文蛤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文蛤《长沙药解》
- 文蛤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文蛤《千金翼方》
- 文蛤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文蛤《神农本草经》
- 文蛤散《医方考》
- 文贵者明疫漏底发热谵语(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 文蛤散《伤寒寻源》
- 瘟症杂症治略《松峰说疫》
- 文蛤散《扁鹊心书》
- 瘟症挟惊《松峰说疫》
- 文蛤散《伤寒括要》
- 瘟疹痧《幼科心法要诀》
- 文蛤散方《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