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心为牡脏主血脉,牡丹色丹属心。气味辛寒,故能通血脉除血热。辛寒兼苦,直抵下焦,故又泻肾脏阴中之火及肝热之由肾而致者。本经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盖丹皮非肠胃药,而肠胃有症坚瘀血留舍则治之,义至精而至确也。
丹皮与大黄桃仁芒硝,皆能治下焦血分之病。而仲圣方或四物并用,或有大黄桃仁芒硝而无丹皮,或有丹皮而无大黄桃仁芒硝,或有丹皮桃仁而无大黄芒硝,或有大黄桃仁而无丹皮芒硝,用舍之间,讵无深意。窃尝玩索而得之矣。大黄桃仁芒硝,是治客热传入之血结,病之骤得者。丹皮是治阴虚生热之血结,病之渐致者。大黄芒硝丹皮并涤血热,而大黄下夺而厉,芒硝咸降而濡,丹皮去瘀生新而养阴,堪入于补剂。桃仁独不凉血,而破由气入血之闭滞。此四物功用之同而不同也。大黄牡丹汤,痈脓在大肠,丹皮冬瓜仁,乃治此证之专药。大黄桃仁芒硝,则因发热恶寒,必其始有外邪入里,用以下夺而加之,故四物皆不可少。
桃核承气汤,表证未解而热结膀胱,宜大黄桃仁芒硝亟攻其邪,而无庸丹皮之养阴。温经汤,病属带下而血瘀少腹,治以化气调经为主,丹皮兼疏其瘀,而无取大黄桃仁芒硝之伤正。
桂枝茯苓丸,大意与温经汤无异,而下症以止漏,下症为重,故用丹皮又加桃仁,二物性皆柔缓,不伤胎气;若大黄芒硝之咸苦下泄,则非所宜也。下瘀血汤产妇有瘀血着脐下,非阴虚血热之比,无需乎丹皮芒硝,既服枳实芍药散而不愈,自非大黄不能下夺,桃仁 虫逐瘀而不峻,于产妇最宜,虽用大黄而蜜丸酒煮,用缓其性,仍所以顾产后之虚也。知此五方用舍之

- 牡丹《本草思辨录》
- 牡丹《证类本草》
- 牡丹《本草崇原》
- 牡丹《本草蒙筌》
- 牡丹《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牡丹《本草衍义》
- 牡丹《名医别录》
- 牡丹《吴普本草》
- 牡丹《本草乘雅半偈》
- 牡丹《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牡丹《本草图经》
- 牡丹《新修本草》
- 牡丹大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 牡丹《本草经集注》
- 牡丹花茶《茶饮保健》
- 牡丹《千金翼方》
- 牡丹煎《妇人大全良方》
- 牡丹《雷公炮炙论》
- 牡丹煎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牡丹《本草纲目》
- 牡丹皮《雷公炮制药性解》
- 牡丹《神农本草经》
- 牡丹皮《长沙药解》
- 母猪挣《松峰说疫》
- 牡丹皮《中药炮制》
- 母猪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牡丹皮《汤液本草》
- 母猪翻《急救广生集》
- 牡丹皮《本草备要》
- 母源性中毒《预防医学》
- 牡丹皮《冯氏锦囊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