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血
血症应分为三等,衄、唾、吐、呕为上部,血结胸为中部,蓄血下焦为下部。夫血何以能蓄也?
吴氏曰∶病在太阳,当汗不汗,则瘀血在里,必血结也。《活人》云∶失汗而热蓄在里,热化为血,其人善忘而如狂,血上逆则善忘,血下蓄则内急。吴又可曰∶瘟疫失下,邪热久羁不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溢于肠胃,腐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合此三说,而蓄血之义始尽。盖病在太阳失汗,热蕴于中,血为热所抟,始流经络,继溢肠胃,则当下矣。斯时又失于下,邪热久羁不泄,瘀于下焦,故少腹 满急胀,皮见青紫筋,则蓄血之症成矣。其见症则有喜忘,如狂发狂,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谵妄燥渴,脉沉实结,皆蓄血之候。
医者诊视,盒饭揣其少腹 满而痛,即问其小便。若小便不利,是津液留结,可利小便;(此层倍。)
若小便自利者,即是蓄血矣。若太阳病,有热结膀胱(太阳本经。)而如狂者,症之轻者也,宜桃仁承气汤。(此层又倍。)若阳明病,有蓄血而喜忘者,病之甚者也。抵当汤难用,可代以承气之类,加桃仁、红花、归尾等破血之物,或兼虚者,以玉烛散之类下之,则蓄血去而病痊矣。
上所言者,道其常也。余有一孙,名河,方十四五岁。感瘟疫二十余日不解,诊其脉,空虚而弱,不任寻按,亦并无喜忘如狂等症,但终日昏睡不清醒,按其腹,虽觉微痛,亦无 满急胀等候,医有议补者,余力持其不可,伊芳时余方料理儿病,未暇及孙,亦未服药,静候数日,突欲大便,随下紫血数斗,顿然清醒,此时方知其为蓄血。若当时一用补剂,则立毙矣。足见治瘟疫者,只知其常,而不知其变,犹作文看书之死于句下也。可不慎哉!笔之以俟高明者。

- 蓄血《松峰说疫》
- 蓄血《血证论》
- 蓄血《松峰说疫》
- 蓄血《伤寒大白》
- 蓄血《丹溪手镜》
- 蓄血《医学心悟》
- 蓄血《古今医彻》
- 蓄血《张聿青医案》
- 蓄血《温疫论》
- 蓄血《医碥》
- 蓄血《伤寒明理论》
- 蓄血《证治准绳·杂病》
- 蓄血《伤寒指掌》
- 蓄血《证治准绳·类方》
- 蓄血《伤寒括要》
- 蓄血《张氏医通》
- 蓄血(述古)《伤寒指掌》
- 蓄血《医述》
- 蓄血发黄《中医词典》
- 蓄血《医学纲目》
- 蓄血发热《药症忌宜》
- 蓄血《中医词典》
- 蓄血腹胀《中医词典》
- 蓄血《景岳全书》
- 蓄血论治《类证治裁》
- 蓄外家之法《竹林女科证治》
- 蓄血门《张氏医通》
- 蓄外家(人事二)《妇人规》
- 蓄血伤寒《轩岐救正论》
- 蓄外家(人事二)《宜麟策》
- 蓄血似孕《冯氏锦囊秘录》
《松峰说疫》
- 作者:刘松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 序
- 叙
- 自序
- 卷之一·述古
- 卷之二·论治
- 瘟疫名义论
- 疫病有三种论
- 用党参宜求真者论
- 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剂论
- 用大黄石膏芒硝论
- 立方用药论
- 疫症繁多论
- 治疫症最宜变通论
- 抄复论
- 仅读伤寒书不足以治瘟疫不读伤寒书亦不足以治瘟疫论
- 读伤寒书当先观阳症论
- 舍病治因论
- 瘟疫统治八法
- 瘟疫六经治法
- 瘟症杂症治略
- 瘟疫杂症简方
- 鼻衄
- 齿衄
- 吐血
- 蓄血
- 发斑
- 发黄
- 狂
- 结胸
- 呃逆
- 痢
- 烦躁
- 浮肿
- 咽痛
- 哕
- 腹胀
- 心悸脉结代
- 已汗不解
- 热病生下部有疮
- 天时热毒攻手足肿痛欲断
- 热病余毒
- 诸复
- 瘟疟痰甚但热不寒
- 目暗
- 瘟症挟惊
- 热病口疮成
- 热瘴昏迷烦闷饮水不止
- 妊娠时疾赤斑变黑尿血
- 热病胎死及下胎衣
- 寒疫
- 瘟疫应用药
- 卷之三·杂疫
- 葡萄疫
- 捻颈瘟
- 瓜瓤瘟
- 杨梅瘟
- 疙瘩瘟
- 软脚瘟
- 绞肠瘟
- 鸬瘟
- 龙须瘟
- 芋头瘟
- 蟹子瘟
- 版肠瘟
- 胁痛瘟
- 刺蝥瘟痧
- 地葡瘟痧
- 手足麻瘟
- 扣颈瘟
- 野狼掐翻
- 蚰蜒翻
- 椅子翻
- 扁担翻
- 王瓜翻
- 白眼翻
- 绕脐翻
- 疙瘩翻
- 麻雀挣
- 鸦子挣
- 乌沙挣
- 黄鹰挣
- 羊毛挣
- 鹁鸽挣
- 乌鸦挣
- 兔儿挣
- 长蛇挣
- 缠丝挣
- 哑叭挣
- 母猪挣
- 老鼠挣
- 虾蟆挣
- 海青挣
- 眠羊挣
- 野雀挣
- 狐狸挣
- 猿猴挣
- 莽牛挣
- 鹰嘴挣
- 赤膈类伤寒
- 黄耳类伤寒
- 解类伤寒
- 痧病类伤寒
- 喉管伤寒
- 油痧瘴
- 乌痧瘴
- 哑瘴
- 锁喉黄
- HT脖子猴HT
- 谷眼
- 天行虏疮
- 疫厥
- 羊毛疔
- 缠喉风
- 赤瞎
- 神鬼箭打
- 雾气
- 化金疫
- 抱心疔
- 瘟痧
- 宜识痧筋
- 放痧十则
- 放痧法
- 刮痧法
- 新定刮痧法
- 治痧三法
- 治痧分经络症候
- 用药大法
- 痧前禁忌
- 痧后禁忌
- 扑鹅痧
- 青筋
- 痰疫
- 卷之四·辨疑
- 辨温病阴暑
- 辨夏凉冬暖不足致疾
- 辨吴又可偏用大黄
- 辨用老君神明散东坡圣散子
- 辨赔赈散等方
- 辨张景岳言瘟疫
- 辨呕吐哕呃逆咳逆噫气
- 辨五疫治法
- 辨吴又可疫有九传治法中先里后表
- 辨瘟邪止在三阳经
- 辨内伤寒认作瘟疫
- 辨汗无太早下无太晚
- 辨郑声
- 辨褚氏春瘟夏疫
- 卷之五·诸方
- 卷之六·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