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血门

《张氏医通》书籍目录

香壳散 治蓄血暴起。胸胁小腹作痛。

香附姜汁炒。三钱) 枳壳(炒。二钱) 青皮(炒) 陈皮 乌药 赤芍药 蓬术(醋炒。各一钱) 归尾(三钱) 红花(五分) 甘草(炙。二分。生。三分)

为散。每服四五钱。水煎去淬。加童便半盏。空心温服。更以桃核黑糖酒助之。不应。加延胡索穿山甲。有外风寒。加桂枝羌活

复元通气散 治闪挫气血凝滞。腰胁引痛。

茴香(炒。一两) 穿山甲(炮) 延胡索牵牛 陈皮(去白) 甘草(炙。各半两)木香(七钱半。勿见火)

为散。每服二钱。砂糖调温酒送下。日二服。

复元活血汤 治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腹胁。痛不可忍。

柴胡(钱半) 当归(二钱) 甘草(炙。六分) 穿山甲(炮研。七分) 大黄(酒浸。三钱) 桃仁(五十枚。研) 红花(三分) 栝蒌根(五分)

水二盏。酒一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以利为度。利后痛不止。三五日后痛尚不止。更作半剂与之。

当归活血汤 治挟血如见祟状。

当归(三钱) 赤芍(酒洗) 生地黄(酒浸。别捣烂) 桂心(各一钱半) 桃仁(二十粒。研) 茯苓 枳壳 柴胡(各八分) 甘草(五分) 干姜(炮。四分) 红花(二分)

上除生地。水煎去滓。入地黄再煎数沸。加陈酒服之。不应。加穿山甲五分。又不应。加附子三分。有实热难用附子者。须与大黄钱许同用。

浚血丸 治肥人多年内伤。血蓄于胃。杂于痰涎。诸药不效者。

人参 白术(生) 赤茯苓(各一两) 甘草(炙。四钱) 半夏曲(七钱。炒) 浮石(五钱。 ) 牡丹皮(五钱)当归身(四钱) 桃仁(三钱。干漆并炒。去漆) 穿山甲(三钱) 桂(三钱。病在胁下。用观桂。在少腹。用肉桂

为末。红曲糊丸。温酒下三钱。瘦人去半夏浮石。加生地黄、蓬术。蜜丸服之。

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抵当汤(方祖) 抵当丸抵当汤下) 下瘀血汤(抵当汤下)代抵当汤(抵当汤下) 越鞠丸(郁门) 平胃散(方祖) 理中汤(方祖) 变通抵当丸(抵当汤下)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张氏医通》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张氏医通》书籍目录
  1. 蓄血门《张氏医通》
  2. 蓄血论治《类证治裁》
  3. 蓄血伤寒《轩岐救正论》
  4. 蓄血腹胀《中医词典》
  5. 蓄血似孕《冯氏锦囊秘录》
  6. 蓄血发热《药症忌宜》
  7. 蓄血似孕《女科精要》
  8. 蓄血发黄《中医词典》
  9. 蓄血证《中医名词词典》
  10. 蓄血(述古)《伤寒指掌》
  11. 蓄血证治二条《伤寒贯珠集》
  12. 蓄血《伤寒括要》
  13. 蓄血症《丹台玉案》
  14. 蓄血《伤寒指掌》
  15. 慉(xù,音序)痛《中医词典》
  16. 蓄血《伤寒明理论》
  17. 稸(xù,音蓄)满《中医词典》
  18. 蓄血《温疫论》
  19. 轩辕黄帝说眼病目科《明目至宝》
  20. 蓄血《古今医彻》
  21. 宣白《中医词典》
  22. 蓄血《丹溪手镜》
  23. 宣痹通阳《中医词典》
  24. 蓄血《松峰说疫》
  25. 宣成公《中医词典》
  26. 蓄血《松峰说疫》
  27. 宣肺《中医词典》
  28. 蓄血《血证论》
  29. 宣肺《明目至宝》
  30. 蓄血《伤寒大白》
  31. 宣肺化痰《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