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脉论

《脉诀汇辨》书籍目录

尝读太素脉而知其伪也。夫脉法创自轩岐,用以测病情,决死生而已,安得征休征咎,比于师巫,甚矣杨上善之好诞也。每求其故而不得。后见华佗拟病患于十年之后,以为病去亦十年死。病存亦十年死,病不能为人死生,因劝其人勿治。佗固汉之异人也。此以脉论耶,抑以脉中之数论耶?意此病所患既深,虽药无效,又非急证,可以迁延,计其短期,至久乃验,即如《内经》所云,某病某日笃,某日死者是也。但佗决之于十年之前,故后人遂 为神,反至略病而重数。上善特有小慧,见佗之行事,托之太素,阴祖其意而畅其说。学人喜其新奇,互相附和,妄谓尘埃识天子,场屋决元魁。好事之流更从而和之,欺世盗名,所从来久矣。就中亦有可录之句。如曰∶“脉形圆净,至数分明。谓之清。脉形散涩,至数模糊。谓之浊。质清脉清,富贵而多喜。质浊脉浊,贫贱而多忧。质清脉浊,此谓清中之浊,外富贵而内贫贱。质浊脉清,此谓浊中之清,外贫贱而内富贵。若清不甚清浊不甚浊,其得失相半,而无大得丧也。富贵而寿,脉清而长。贫贱而夭,脉浊而促。清而促者,富贵而夭。浊而长者,贫贱而寿。”予尝以此验人,百不失一。然考其底蕴,总不出乎风鉴,使风鉴精则太素无漏义矣。至其甚者,索隐行怪,无所不至,并且诋呵正业,以为不能穷造化之巧,操先知之术。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其太素脉之谓夫!或曰。上善不足论,而佗亦有遗义耶?夫佗之技甚精,而其说又安能无弊乎?天下而尽守佗之说也,则将使病浅者日深,病深者日殆,视岐黄为赘,而药饵可尽废,临病不治,但委于命,弛慎疾之心,趋夭枉之路,岂不哀乎!故以病之不可治而勉求治,未必无稍延之岁月;以病之或可治而不求治,势将有坐失之机宜;须善通佗之意而一笑上善之术,斯得之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脉诀汇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脉诀汇辨》书籍目录
  1. 太素脉论《脉诀汇辨》
  2. 太素脉《医述》
  3. 太素约旨《读医随笔》
  4. 太素丹《是斋百一选方》
  5. 太岁墨《外科十三方考》
  6. 太史徐检老向苦疝而妨生育(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7. 太无神功散《医学心悟》
  8. 太史局日游胎杀《妇人大全良方》
  9. 太无神术散《时病论歌括新编》
  10. 太少相生《中医词典》
  11. 太无神术散《医方考》
  12. 太上紫霞丹《是斋百一选方》
  13. 太无神术散《医方考》
  14. 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古今医统大全》
  15. 太无神术散《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16. 太上延年万胜追魂散《中藏经》
  17. 太无神术散《医方论》
  18. 太上五蛊丸《备急千金要方》
  19. 太息《中医名词词典》
  20. 太上混元丹《冯氏锦囊秘录》
  21. 太息《中医词典》
  22. 太泉《中医词典》
  23. 太息《医述》
  24. 太平丸《奇方类编》
  25. 太息《医碥》
  26. 太平丸《退思集类方歌注》
  27. 太息《灵素节注类编》
  28. 太平丸《仁术便览》
  29. 太息《针灸素难要旨》
  30. 太平圣惠方针经序《普济方·针灸》
  31. 太溪《经络全书》

《脉诀汇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