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内伤发热

《明医杂着》书籍目录

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经曰∶脉大而无力为阳虚,脉数而无力为阴虚。无力为虚,有力为实。

愚按阳虚发热者,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升补阳气;阴虚发热者,宜用六味地黄丸以培补阴血。总论二症,虽有阴阳气血之分,实则皆因脾胃阳气不足所致,其发热,属形病俱虚,余故禁服黄柏知母,恐复伤阳气耳!

阁老李序庵,有门生馈坎离丸,喜而服之。余曰∶前丸乃黄柏知母,恐非所宜服者。《内经》有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今公之肝、肾二脉数而无力,宜滋其化源,不宜泻火伤气也。不信,服将两月,脾气渐弱,发热愈甚,小便涩滞,两拗肿痛,公以为疮毒。余曰∶此肝、肾二经亏损,虚火所致耳!当滋补二经为善。遂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味地黄丸,诸症悉愈。余见脾胃素弱,肝肾阴虚而发热者,悉服十味固本丸与黄柏、知母之类,反泄真阳,令人无子,可不慎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明医杂着》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明医杂着》书籍目录
  1. 内伤发热《明医杂着》
  2. 内伤发热《傅青主男科》
  3. 内伤发热《中医内科学》
  4. 内伤发斑《中医词典》
  5. 内伤腹胀《中医词典》
  6. 内伤发斑《中医词典》
  7. 内伤腹胀《中医词典》
  8. 内伤恶寒有五《医碥》
  9. 内伤寒发斑《松峰说疫》
  10. 内伤恶寒《中医词典》
  11. 内伤寒发黄《松峰说疫》
  12. 内伤恶寒《中医词典》
  13. 内伤黄疸《中医词典》
  14. 内伤呃逆《症因脉治》
  15. 内伤黄疸《中医词典》
  16. 内伤呃逆《中医词典》
  17. 内伤霍乱烦渴《症因脉治》
  18. 内伤呃逆《中医词典》
  19. 内伤霍乱治验《卫生宝鉴》
  20. 内伤短气《中医词典》
  21. 内伤霍乱转筋《症因脉治》
  22. 内伤短气《中医词典》
  23.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医学入门》
  24. 内伤的舌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5. 内伤夹暑《中医词典》
  26. 内伤大要论《医原》
  27. 内伤夹暑《中医词典》
  28. 内伤喘逆《中医词典》
  29. 内伤夹暑《温热暑疫全书》
  30. 内伤喘逆《中医词典》
  31. 内伤肩背痛《中医词典》

《明医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