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衄血
【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此内伤衄血之症也。
随火上升,错经妄越,则内伤衄血之症作矣。
【内伤衄血之脉】左尺脉浮,肝肾阴虚;左寸沉数,心火妄动;右寸脉洪,肺家火旺;右关脉数,脾胃积热。
【内伤衄血之治】肾阴不足,左尺脉浮者,犀角地黄汤、凉八味丸。肝火攻冲,清肝饮。心火刑金,天王补心丹;热甚者,泻心汤。肺火上炎,泻白一物汤。膏粱积热,清胃汤,加
凉八味丸 治肾火上冲。
清肝饮
天王补心丹 治心血不足者。
人参 玄参 丹参 五味子 柏子仁 当归 远志 生地 黄连 天门冬 麦门冬 枣
泻心汤 治心火上炎。
清胃汤
夫血从胃中呕出名吐血,从肺中咳出名嗽血,从鼻孔流出名衄血,分立三条,则经络各别。夫胃中呕出之血,虽轻于肺中咳血,然有大吐不止而死者;鼻中流血,本为轻症,然有鼻血不止,久久变症,故以三症同名血症,皆因火载上冲。下手真诀,必要先去血中之火,家秘归经汤,以黄芩、黄柏与当归同用,则血中之火去,而血立刻归经。若咳嗽甚者,兼用家秘泻白散;血不上冲,随以家秘肝肾丸,补其真阴。
家秘归经汤
当归 白芍药 黄芩 黄柏 丹皮 生地 甘草大便结者,加大黄同煎,临服多磨犀角汁冲。
家秘肝肾丸

- 内伤衄血《症因脉治》
- 内伤衄血《中医词典》
- 内伤呕吐《中医词典》
- 内伤衄血《中医词典》
- 内伤呕吐《中医词典》
- 内伤门(二十三则)《辨证录》
- 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医学传心录》
- 内伤门《石室秘录》
- 内伤三消《中医词典》
- 内伤门《古今医统大全》
- 内伤三消《中医词典》
- 内伤论《古今医彻》
- 内伤舌音不清《症因脉治》
- 内伤痢疾《中医词典》
- 内伤湿痰《中医词典》
- 内伤痢疾《中医词典》
- 内伤湿痰《中医词典》
- 内伤劳倦《张聿青医案》
- 内伤似外感证《卫生宝鉴》
- 内伤口眼斜《症因脉治》
- 内伤说《医理真传》
- 内伤口噤不语《症因脉治》
- 内伤四肢不举《症因脉治》
- 内伤咳嗽《儿科要略》
- 内伤嗽血《中医词典》
- 内伤咳嗽《中医词典》
- 内伤嗽血《中医词典》
- 内伤咳嗽《中医词典》
- 内伤嗽血《症因脉治》
- 内伤筋挛《症因脉治》
- 内伤痰壅《症因脉治》
《症因脉治》
- 作者: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
- 原序
- 沈序
- 查叙
- 自序
- 凡例
- 卷首
- 论《医宗必读》症因差误治法不合
- 论赵氏《医贯》症因差误治法不合
- 论《内经》《金匮》中风卒中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 论《内经》《金匮》阴虚阳虚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 论《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 论《内经》膈气呕吐噎隔呕吐症因各别治法不同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