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病
石顽治内翰孟端士尊堂.因久不见其子.兼闻有病.遂虚火上升.自汗不止.心神恍惚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口苦小便难.溺则洒淅头晕.已及一岁.历更诸医.每用一药辄增一病.用白术则窒塞胀满.用橘皮则喘息怔忡.用远志则烦扰哄热.用木香则腹热咽干.用黄 则迷闷不食.用枳壳则喘咳气乏.用门冬则小便不禁.用肉桂则颅胀咳逆.用补骨脂则后重燥急.用知、柏则小腹枯瘪.用芩、栀则脐下引急.用香薷则耳鸣目眩.时时欲人扶掖而走.用大黄则脐下筑筑.少腹愈觉收引.遂致畏药如蝎.惟日用人参钱许.入粥饮和服.聊藉支撑.交春虚火倍剧.火气一升.则周身大汗.神气 欲脱.惟倦极少寐.则汗不出而神思稍宁.觉后少顷.火气复升.汗亦随至.较之盗汁迥殊.直至仲春.邀石顽诊之.其脉微数.而左尺与左寸倍于他部.气口按之似有似无.诊后款述从前所患.并用药转剧之由.曾遍省吴下诸名医.无一能识其为何病者.石顽曰.此本平时思虑伤脾.脾阴受困而厥阳之火.尽归于心.扰其百脉致病.病名百合.此证惟仲景金匮要略言之甚详.本文原云诸药不能治.所以每服一药辄增一病.惟百合地黄汤为之专药.奈病久中气亏乏逮尽.
复经药误而成坏病.姑先用生脉散加百合、茯神、龙齿以安其神.稍兼萸、连以折其势.数剂稍安.即令勿药以养胃气.但令日用鲜百合煮汤服之.交秋天气下降.火气渐伏.可保无虞.迨后仲秋.端士请假归省.欣然勿药而康.后因劳心思虑.其火复有升动之意.或令服左金丸而安.嗣后稍觉火炎.即服前丸.第苦燥之性.苦先入心.兼之辛臊入肝.久服不无反从火化之虞.平治权衡之要.可不预为顾虑乎.
震按百合病载于金匮.原云百脉一宗.悉致其病.钱塘李 臣归重心肺二经.以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也.此言与百合地黄汤恰合.今观孟夫人案.实由思子郁结.病在心肝.大半似百合病形.石顽遂附会之耳.然不用金匮成方.可云老手.若日饮百合汤.何关得失耶.

- 百合病《古今医案按》
- 百合病《医述》
- 百合病《医学心悟》
- 百合病《医学纲目》
- 百合病《伤寒六书》
- 百合病《中医词典》
- 百合病《医效秘传》
- 百合病《中医名词词典》
- 百合病(劳工百合病证)《余无言医案》
- 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方《伤寒杂病论》
- 百合病(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 百合八《金匮悬解》
- 百合病十四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 百合〈平〉《食疗本草》
- 百合病用百合解《研经言》
- 百合、紫苏《侣山堂类辩》
- 百合病赘言《吴医汇讲》
- 百合 妙蠲 老慢支《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百合部《本草易读》
- 百合 妙蠲 老慢支《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百合茶《茶饮保健》
- 百合《伤寒括要》
-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方《伤寒杂病论》
- 百合《本草图经》
- 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方《伤寒杂病论》
- 百合《本草乘雅半偈》
- 百合地黄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百合《伤寒心法要诀》
- 百合地黄汤《金匮悬解》
- 百合《本草撮要》
- 百合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