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论
凡孕妇脾胃旺.气血充足.则胎安产正.子亦多寿.何用安胎.若气血衰.脾胃弱.而饮食少.则虚症百出.或孕成数坠.而子不寿.是必资药力以助母胎.并寿子也.夫精血会凝而成孕.精气蒸胃而遂呕.血少肝虚.加爱醋物.胃气受伤.厌阻饮食.若人素弱.呕阻.橘半量加.禀孕而然.竹沥.姜汁.胎痛宜缓.少加带壳砂仁.胎漏宜凉.须用地黄生熟.至若倾扑动胎下血.胶艾宜加.怒气胎遂上冲.木香为使.小便短涩成淋沥.安荣不应用升提.若还滞血流于脬.逍遥.栀子宜加入.子肿面目虚浮.而肢体水气.全生白术堪医.子烦心惊胆怯.而时见闷烦.竹叶安胎可疗.天仙藤治子气.脚缝水出.人虚多用术参.羚羊角理子痫.项强筋搐.应用人参竹沥.脾气虚而胎压尿胞.则脐腹痛而小便淋闭.安胎饮虽宜.法当升提探吐.脾气弱而转运淹迟.则饮食停而胃家胀呕.安胎饮力缓加参.平胃调和.又若胸满腹胀.便闭遍身浮肿.鲤鱼汤治胎水攸宜.恐脾胃气虚.四君.五皮为佐.胎气上攻.心腹胀痛.紫苏饮疗子悬甚当.若食少晡热.逍遥加味相.兼柴前梅连为丸.骨蒸劳热可退.当归六黄作引.盗汗晡热堪除.孕成屡堕.因母血弱.不能分荫其胎.娩子无气.由母气虚.仅可滋荣于己.老夫得其少妇.须寡欲以候经期.壮阳若遇衰阴.必宜频药以全胎力.参术条芩.为安胎之圣药.芎归怀熟.实补血之良规.佐以苏叶.陈皮.可为常服之方.孕成六月之前.其胎尚未转运.茯苓性降.不宜多用.黄 肥胎.岂可常加.香附虽胎喘宜加.久服虚人有害.砂仁可止呕定痛.多用动血行胎.历考丹溪之论.不过数言.安胎之方.止于三四.若能加减治病.可以十全八九矣.

- 安胎论《女科秘旨》
- 安胎论《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安胎论(胎产须知)《古今医统大全》
- 安胎鲤鱼粥《食物疗法》
- 安胎论外方《妇人规》
- 安胎鲤鱼粥《保健药膳》
- 安胎门(十则)《辨证录》
- 安胎活法《济生集》
- 安胎秘方《华佗神方》
- 安胎方法十条《古今医统大全》
- 安胎母子二法《妇科心法要诀》
- 安胎方《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安胎散《奇方类编》
- 安胎方《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安胎审宜调治《医宗金鉴》
- 安胎独圣散《冯氏锦囊秘录》
- 安胎审宜调治《妇科心法要诀》
- 安胎《女科秘要》
- 安胎宜固肾不必用黄芩白术论《女科经纶》
- 安胎《金匮钩玄》
- 安胎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安胎《女科切要》
- 安胎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安胎《妇人规》
- 安胎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安胎《卫生易简方》
- 安胎饮《医学心悟》
- 安胎《明医指掌》
- 安胎饮《仁术便览》
- 安胎《普济方·针灸》
- 安胎饮加减活法《女科指掌》
《女科秘旨》
- 作者:轮印禅师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71──公元1711年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女科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