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论
凡妇人气血两虚,怀孕无所荣养,故四肢无力倦怠,饮食少思,或平昔素有坠胎之患,盖养胎者血也,护胎者气也。保胎安孕者宜清热也。怀孕如悬钟在梁,梁软则钟坠,故安胎者必补气血固中气为主,又能养性情,戒暴怒则无坠胎之患矣。
【主方】人参(五分) 黄 (七分) 当归(七分) 川芎(五分) 白芍(六分) 熟地(一钱) 黄芩(七分) 白术(一钱) 甘草(五分,炙) 阿胶(一钱,蛤粉炒) 杜仲(六分去粗皮炒去丝,止腰腹痛)
用水两盅,煎一盅,食远微热服。(月月数帖,服之为妙,或加艾叶)
加减法
腹痛,加砂仁(五分),取其止痛行气也;忧怒郁结者,加紫苏、香附(各五分),取其和胎气也。
胎前宜服,清热养血。
归身(一钱) 川芎(八分) 白芍 熟地 砂仁 陈皮(各一钱) 白术(一钱) 条芩(一钱五分) 紫苏 艾叶(各八分) 甘草(四分)
用水煎服。
加减法
下血不止,加蒲黄(一钱)、阿胶(一钱,炒);腹痛,加香附、枳壳(各一钱);腰痛,加杜仲、续断;如胎漏,去陈皮、甘草,加香附亦妙,盖此症属气血虚也。
丹溪安胎丸
白术(炒) 沉水黄芩(各二两)
为末粥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虚人加人参 黄 。郁加香附,火郁加栀子,八九月后宜服达生散。
金匮当归丸
孕妇宜常服。
川芎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黄芩(各四两,纳醋炒二两) 白术(麸炒)阿胶(炒) 人参(各二两) 砂仁(一两)
共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用滚水或米饮汤送下。此方养血清热药也。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有半产者,宜预服之,以清其源,而后无患矣。妇人有孕则碍脾运化而生湿,湿而生热,古人用白术,黄芩为安胎之圣药。盖白术补脾燥湿,黄芩清热也。况胎孕赖血气以养,此方加川芎、当归、白芍、阿胶以补血,再加人参、砂仁,以安胎顺气止腹痛尤为佳也。服此方之后尤为易产。所生男女兼无胎毒,痘疹稀少,无病易育,屡服屡验。

- 安胎论《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安胎鲤鱼粥《食物疗法》
- 安胎论《女科秘旨》
- 安胎鲤鱼粥《保健药膳》
- 安胎论(胎产须知)《古今医统大全》
- 安胎活法《济生集》
- 安胎论外方《妇人规》
- 安胎方法十条《古今医统大全》
- 安胎门(十则)《辨证录》
- 安胎方《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安胎秘方《华佗神方》
- 安胎方《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安胎母子二法《妇科心法要诀》
- 安胎独圣散《冯氏锦囊秘录》
- 安胎散《奇方类编》
- 安胎《女科秘要》
- 安胎审宜调治《医宗金鉴》
- 安胎《金匮钩玄》
- 安胎审宜调治《妇科心法要诀》
- 安胎《女科切要》
- 安胎宜固肾不必用黄芩白术论《女科经纶》
- 安胎《妇人规》
- 安胎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安胎《卫生易简方》
- 安胎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安胎《明医指掌》
- 安胎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安胎《普济方·针灸》
- 安胎饮《医学心悟》
- 安胎《女科秘旨》
- 安胎饮《仁术便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