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
安胎之法.以养血气.理脾胃为主白术益脾以培万物之母.条芩固中泻火气.能滋子户之阴.使火不妄动.所以为安胎圣药.砂仁安胎以其止痛行气故耳.劳神动怒.情欲之火.俱能堕胎.推原其本.皆因于热.火能消物.造化自然.古方谓风冷伤于子宫.而堕.未达病情者也.如惯堕胎之妇.或中气不调.食少.且不必养血.先理脾胃.次服补中益气汤.使气血自生.因母病而动胎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因胎病而致母病者.但安胎则母病自愈.胎多在三月分而堕者.尔时手厥阴心胞络.主养胎元.劳心多虑.心胞络虚.不能养胎则堕治.宜兼制火.用四物汤加黄柏.元参.白术.条芩.左脉微弱.身痛.夜热.腰痛.胎不安.属血虚.用四物汤.加杜仲.黄芩.白术.秦艽.
右脉寸关大而无力.似滑.且不流利.倦怠懒于言动.属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杜仲.条芩.
两手脉俱弱.胎常坠.属气血两虚.用八珍汤.加山栀.杜仲.续断.条芩.白术.孕妇忽然不痛.单用 .糯米.(佛手散方见秘要.)
孕妇下赤汁.属血虚有火.正方用子芩.当归.川芎.煎服.若奇兵则用银苎酒.
银苎酒
苎根(去黑皮研碎五钱) 白银(一两) 以水酒各半煎服.
治胎动不安.一法取苎根.如足趾大者一尺煎服.即愈.丹溪云.以苎根能补血行滞也.
怀胎宜养血.益气.健脾.清火.当常服固胎饮.
固胎饮
川芎(一钱) 当归 白芍 熟地(各二钱) 人参 白术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少佐黄连.黄柏.桑上羊儿藤.(要七叶完全者) 糯米(一钱)
如见血不安.加阿胶.痛而气滞.加缩胎至七月后.宜服方.
黄芩(酒炒夏月一两秋七钱冬五钱) 茯苓(七钱五分) 白术(二两) 陈皮(三两)
为末.粥丸.每服钱五分.胎至临月.服束胎散易产.
束胎散(即达生散。)
人参 陈皮(各五分) 白术 白芍 全当归(各一钱) 炙甘草(二分) 苏叶(五分) 大腹皮(二钱)
难产之妇.多气血虚弱.荣卫涩滞使然.是方用人参.白术.甘草以益气.当归.芍药.以益血.紫苏.腹皮.陈皮.以疏滞气. 则其生易矣.如腹胀或痛.加砂仁.枳壳.青葱(五叶).黄杨脑(七个).有火加黄芩.头目眩闷.加川芎.如气虚.倍参.术.气实加香附.倍陈皮.血虚倍当归.加地黄.形实倍紫苏.性急加黄连.热极加黄芩.湿痰加海石.半夏.
食积加山楂.食后易饥加黄杨脑.腹痛加木香.官桂.黄芩.(冬月不可用桂)
临产当服补血顺气药.使胎易产.
保生无忧散
(兼治小产瘀血腹痛.)
南木香 当归 川芎 白芍 枳壳 乳香 血余(即头发洗净 灰各等分)
水煎日二服.(均用五分)

- 安胎《女科秘旨》
- 安胎《广嗣要语》
- 安胎《普济方·针灸》
- 安胎《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安胎《明医指掌》
- 安胎《新修本草》
- 安胎《卫生易简方》
- 安胎《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 安胎《妇人规》
- 安胎《中医词典》
- 安胎《女科切要》
- 安胎《孙真人海上方》
- 安胎《金匮钩玄》
- 安胎《景岳全书》
- 安胎《女科秘要》
- 安髓散《救伤秘旨》
- 安胎独圣散《冯氏锦囊秘录》
- 安石榴《名医别录》
- 安胎方《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安石榴《本经逢原》
- 安胎方《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安石榴《证类本草》
- 安胎方法十条《古今医统大全》
- 安石榴《本草蒙筌》
- 安胎活法《济生集》
- 安石榴《本草衍义》
- 安胎鲤鱼粥《保健药膳》
- 安石榴《新修本草》
- 安胎鲤鱼粥《食物疗法》
- 安石榴《千金翼方》
- 安胎论《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女科秘旨》
- 作者:轮印禅师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71──公元1711年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女科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