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胎歌
肝为血兮肺为气.血为荣兮气为卫.荣卫和谐胎必成.血衰气盛未有体.寸微关滑尺带数.流利往来如雀啄.孕妇之脉已见形.数月怀耽休认错.三部浮沉平正等.尺按不绝胎其确.(无止方是) 滑而且散三月胎.(散者.心脉三月.心胞养胎故尔.) 但滑不散五月母.(经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也.动如豆厥厥动摇也.心主血.胎成则血聚护胎.故心脉动.或亦有不动而是胎者.乃作足少阴非也.盖动者壮妇血盛也.不动者弱妇血少也.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左阴右阳.尺阴寸阳.沉阴浮阳.搏者淤触于手也,胎必热故脉搏.阴者胎之所居也.妇人时时衄血而转筋者.躯.衄时嚏而动者.非躯.妇人寸口脉波浮而大.荣反弱.浮大气强.反弱血少.孤阳独呼.阴不能吸.二气不停.卫强荣弱.积为阴寒.阳为聚热.阳盛不润.经络不足.阴虚阳旺.故令少血.时发喘淅.咽燥汗出.或溲稠数.多吐涎沫.乃是重虚津液.漏泄经血.三月不来.名曰居经.非躯也.) 诸阳为男诸阴女.左右分明肺肾取.(左盛男.右盛女.左右俱盛一男一女.) 左手带纵两个儿.右手带横一双女.(夫乘妻为纵.妻乘夫为横.) 左手脉逆生三男.右手脉盛生三女.(子乘母为逆气.母乘子为顺气.)又男胎居左.女胎居右.胎之所居.气血聚焉.其脉滑利而盛.故左盛则男.右盛则女.尝观痈疖发上则寸脉盛.发下则尺脉盛.发左则左脉盛.发右则右脉盛.此所以悟胎居之理也.
验胎散
真雀脑芎(一两) 当归(全用七钱) 为细末.作两股.浓煎胶汤一盏.酒调服.服后二三时觉脐腹作动.此有胎也.动罢即愈.安稳无虞.如不是.胎不动.所滞恶物自行.如一服不觉.再煎红花汤调下.一服必效.
探胎散
皂角(去皮) 炙甘草(各一钱) 黄连(五分) 为末.温酒调服.有胎则吐.无胎不吐.
一法经水三月不行.用川芎(三钱) 为末.煎艾汤调服.服后一时腹内微动.非胎不动.大约尺脉调而不月水者.孕也.如经闭.脉必不正.或不至.

- 辨胎歌《女科秘旨》
- 辨胎毒发丹《幼科铁镜》
- 辨胎寒《幼科铁镜》
- 辨胎《沈氏女科辑要》
- 辨胎黄《幼科铁镜》
- 辨数脉所统有二《诊脉三十二辨》
- 辨胎火胎毒及猴狲疳论《疡科心得集》
- 辨术者太素脉论《一得集》
- 辨胎惊胎风《幼科铁镜》
- 辨黍《类经图翼》
- 辨胎脉《察病指南》
- 辨寿夭肥瘦勇怯忍痛不忍痛胜毒不胜毒形状篇《形色外诊简摩》
- 辨胎脉《医效秘传》
- 辨手丫发合谷疽论《疡科心得集》
- 辨胎热《幼科铁镜》
- 辨手心手背《内外伤辨》
- 辨胎孕男女法《中医词典》
- 辨手腕痈兑疽论《疡科心得集》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伤寒论》
- 辨手太阴本病症治《白喉条辨》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伤寒杂病论》
- 辨手少阴标病《白喉条辨》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医宗金鉴》
- 辨手少阳标病《白喉条辨》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杂病论》
- 辨手发背手心毒托盘疔论《疡科心得集》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论》
- 辨释《思考中医》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医宗金鉴》
- 辨似损非损《虚损启微》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杂病论》
《女科秘旨》
- 作者:轮印禅师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71──公元1711年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女科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