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用药分量

《景景医话》书籍目录

用药分量之轻重,鄙意当视其病以为准,初不能执定某药必重用,某药必轻用,即古方流传,其分量固已酌定,仍必赖用之者增损其间,乃合病机,不独药品之宜加减也。所谓君臣佐使,即别之于分量,故同一方也,有见此证则以此药为君,见他证复以他药为君者,朱应皆云:“古方所谓各等分者,非同一分量之谓,谓审病以定药之轻重耳。”斯言甚确,余前治袁姓儿湿温症,案曰:“满舌苔薄白而带滑,湿在肺胃之表也。边尖绛赤,心肝营分有热也,中心独灰微涩,胃聚湿而欲化火也,小便短赤,大便秘,火郁湿滞,而气化不灵也;湿为火烁则生痰,痰气上蒙,故欲昏睡也;其有时能冷饮者,则湿从火化,已热多湿少也;有时足冷,热内追也,须防其热厥;新又咳嗽,君相二火烁金也,宜清心肝之火,导以下行,渗肺胃之湿以佐之,斯热解而湿亦去矣。”药用淡竹叶灯心草石决明通草白茯苓、生苡仁知母茅根芦根碧玉散,鲜竹沥,内以别无痰药竹沥用四两,分头二煎冲入。有訾余分量太重者,匡子不逮,幸甚,录此方案以志吾过。犹忆去年邹君鹤俦,病谵语如狂,时欲出门,其力甚大。余疑其痰火上壅,而脉象沉细若无,脉证不符,欲用羚羊角、竹沥而不敢,转延余君伯陶决之,余君亦疑不可,乃商酌一方服之,当日稍定,翌日,忽夺门而出,至其相知家酣睡,比醒,诊之脉忽变为滑数而大,乃知昨系热厥伏匿之脉,因用羚羊角,以鲜竹沥磨之,随磨随进,只此二味,计是日磨去羚羊角五钱许,竹沥十三四两,稍有狼戾,饮下亦复不少,较此症用之更多,病之轻重固异,然至今思之,治虽幸中,究嫌孟浪,悬壶应世,诚不如以平易药方,轻微分量,免为庸流所诟病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景景医话》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景景医话》书籍目录
  1. 用药分量《景景医话》
  2. 用药分两煮汤生熟法则一十六首《外台秘要》
  3. 用药歌《跌损妙方》
  4. 用药分根梢《药鉴》
  5. 用药各定分两《汤液本草》
  6. 用药凡例《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7. 用药各定分两《医学启源》
  8. 用药凡例《医学启源》
  9. 用药根梢身例《汤液本草》
  10. 用药凡例《医旨绪余》
  11. 用药寒热论《审视瑶函》
  12. 用药凡例《汤液本草》
  13. 用药寒温辩《伤寒六书》
  14. 用药法象(一首)《医经国小》
  15. 用药活法《古今医统大全》
  16. 用药法象《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17. 用药诫《急救广生集》
  18. 用药法象《医旨绪余》
  19. 用药禁忌《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20. 用药法象《本草蒙筌》
  21. 用药酒洗曝干《汤液本草》
  22. 用药法象《汤液本草》
  23. 用药诀《证治准绳·疡医》
  24. 用药法程《本草便读》
  25. 用药利弊的权衡《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6. 用药法(药食二)《妇人规》
  27. 用药例《类证治裁》
  28. 用药法《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29. 用药例丸散汤膏各有所宜《寿世青编》
  30. 用药法《银海指南》
  31. 用药论二《研经言》

《景景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