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总论

《伤寒括要》书籍目录

冬令严寒.万类闭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犯其邪.名曰伤寒.夫四时之气.皆能为肤.至春而发.名为温病.至夏而发.名为热病.独不言至秋为凉病者.何也.寒水之气.

与火为仇.遇仇不发.已为火胜.而长夏湿土.又制水邪.况逢金令.金得寒而愈坚.故秋月无伤寒也.秋病之似伤寒者.皆夏月纳凉之邪.或时行不正之气.或秋令凉气之邪耳.仲景方法.为冬月即病之正伤寒设也.后世混将冬月伤寒之方.通治春夏温热之病.遗祸至今.未有能改.陶节庵以麻黄桂枝.难以轻投.竟以冲和代之.施于时疫之病.犹或可也.用于伤寒之症.不亦悖乎.深嗟今之治伤寒者.在一二日.不问属虚属实.便汗之.在三四日.不问在经在腑.便和之.在五六日.不问在表在里.便下之.投剂一瘥.幽泉沉冤矣.人之表里虚实不同.邪之传变异气各别.奈何拘于日数不审形证耶.且寒邪伤人.原无定体.

或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而愈者.或不罢而留滞一经者.或间经而传者.或但传二三经而止者.或始终只在一经者.或越经而传者.或阳经一齐合病者.或阳经后先并病者.或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阴症者.或直中阴经而为真寒者.或伤生冷而为内伤寒者.必审脉验症.辨名定经.确然无疑.然后投剂.日数虽多.但见表症脉浮者犹宜汗之.日数虽少.但见里症脉沉者即当下之.若表里症俱见.或表里症俱无.此属半表半里.禁汗禁下禁吐.但当和之.若日久不愈.脉虚神困者盒饭补之.果能辨阴阳.审表里.

察虚实.譬之善射.莫不中的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括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括要》书籍目录
  1. 寒总论《伤寒括要》
  2. 寒注候《诸病源候论》
  3. 罕疮《外科证治全书》
  4. 寒注《中医词典》
  5. 蔊菜《中药学》
  6. 寒中亦能散表《景岳全书》
  7. 《古今医统大全》
  8. 寒中散表法《医述》
  9. 汉防己《得配本草》
  10. 寒中《中医词典》
  11. 汉防己《本草害利》
  12. 寒滞肝脉《中医词典》
  13. 汉防己《药鉴》
  14. 寒滞肝脉《中医名词词典》
  15. 汉防己散《妇人大全良方》
  16. 寒治验《卫生宝鉴》
  17. 汉防己散《博济方》
  18. 寒治法《石室秘录》
  19. 汉坦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0. 寒之而热取之阴热之而寒取之阳《类经》
  21. 汉唐时期《中医养生学》
  22. 寒症诸病《药症忌宜》
  23. 汉武帝看相《趣味中医》
  24. 寒症统论《医学实在易》
  25. 汉医《中医名词词典》
  26. 寒政《中医词典》
  27. 汉医《中医词典》
  28. 寒证和热证的鉴别《中医诊断学》
  29. 《圣济总录》
  30. 寒证和热证的关系《中医诊断学》
  31. 《止园医话》

《伤寒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