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载奇经八脉

《脉象统类》书籍目录

(此八脉亦以不能混列统类二十七脉中,故又附人迎气口二脉之后。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相配,故名曰奇。凡诊,八脉所见,统两手皆然,其从寸部斜至外、斜至内者,左手之外,即右手之内,左手之内,即右手之外,相反推之自见。)

阳维

阳维候一身之表(以左手为主,其脉从寸部斜至外者是也。右手反看,下同。)

本脉起于诸阳之会,所以维于阳,盖人身之卫分即是阳,阳维维阳即维卫,卫主表,故阳维受邪为病亦在表,寸为阳部,外亦为阳位,故阳维之脉,从寸斜至外,不离乎阳也。

阴维

阴维候一身之里(以左手为主,其脉从寸部斜至内者是也。右手反看。)

本脉起于诸阴之交,所以维于阴,盖人身之营分即是阴,阴维维阴即维营,营主里,故阴维受邪为病亦在里,寸虽为阳部,内实为阴位,阴维之脉,从寸斜至内,是根于阳而归于阴也。

阳跷

阳跷候一身左右之阳(其脉从寸部左右弹者是也。不论左右手。)

本脉为足太阳经别脉,起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阳跷在肌肉之上,阳脉所行,通贯六腑,主持诸表,故其为病,亦表病里和。

阴跷

阴跷候一身左右之阴。(不论左右手,其脉从尺部左右弹者是也。)

本脉为足少阴经别脉,起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阴跷在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通贯五脏,主持诸里,故其为病,亦里病表和。

督候身后之阳(不论左右手,其脉三部中央俱浮,直上直下者是也。)

本脉起肾下胞中,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故其为病,往往自下冲上而痛。

任候身前之阴(不论左右手,其脉丸丸,横于寸口者是也。)

本脉起肾下胞中,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故其为病,亦往往自下冲上而痛。

冲候身前之阴(不论左右手,其脉来寸口中央坚实,径至关者是也。)

本脉起肾下胞中,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又以其为先天精血之主,能上灌诸阳,下渗诸阴,以至足跗,故又曰血海,而其为病,多气逆而里急。

带候诸脉之约束(不论左右手,其脉来关部左右弹者是也。)

本脉起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状,所以总约诸脉,故名曰带。

而冲任二脉 ,循腹胁,夹脐旁,传流于气街,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岐,皆络带,因诸经上下往来,遗热于带脉之间,客热郁抑,白物淫溢,男子随溲而下,女子绵绵而下,皆湿热之过,故带脉为病,即谓之带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脉象统类》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脉象统类》书籍目录
  1. 载奇经八脉《脉象统类》
  2. 《名医别录》
  3. 载人迎气口脉法《脉象统类》
  4. 《证类本草》
  5. 载体决定簇与半抗原决定簇《医学免疫学》
  6. 《新修本草》
  7. 载盐车牛角上土《证类本草》
  8. 《千金翼方》
  9. 载脂蛋白《临床生物化学》
  10. 甾族化合物《医用化学》
  11. 载脂蛋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2. 灾眚(shěng省)《中医词典》
  13. 载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14. 杂治门《回生集》
  15. 载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16. 杂治赋《医学入门》
  17. 载脂蛋白(a)表型《动脉粥样硬化》
  18. 杂治方《医学摘粹》
  19. 载脂蛋白(a)的基因结构《动脉粥样硬化》
  20. 杂治《脉因证治》
  21. 载脂蛋白A族《动脉粥样硬化》
  22. 杂治《回春录》
  23. 载脂蛋白B的基因结构《动脉粥样硬化》
  24. 杂治《备急千金要方》
  25. 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26. 杂治《医学集成》
  27. 载脂蛋白B族《动脉粥样硬化》
  28. 杂症主治四字论《医学心悟》
  29. 载脂蛋白CⅢ基因型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30. 杂症勿治《冯氏锦囊秘录》
  31. 载脂蛋白C族《动脉粥样硬化》

《脉象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