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指筋纹秘诀歌
小儿三关食指.男左女右先详.初风中气命三关.风关惊起小恙.侵气病可进退.命关逆候多亡.生又珠点透三关.蒿里歌声恸唱.三关筋色纯黑.死期不日可伤.弓反里外更难当.恶候筋纹此样.食指筋纹五色.红寒紫热须详.伤食青紫气虚烦.青黑逆多惆怅.小儿指纹青色.多因胎气不全.深青夜卧不安然.腹病微青必见.黑气盘肠内吊.牵抽发搐连绵.黄兼面白泻来缠.紫色伤风不免.指筋若有红色.惊入脾窍分明.红微不痢腹中寒.吐泻脾虚食禁.三关深红筋见.身强发热常惊.纹弓余食膈中停.面黄脾经积病.三关纹生紫色.胎惊热毒熏蒸.惊时啼哭又呻吟.多因紫青筋甚.微紫筋因伤热.弓纹吐泻频频.紫青黑色常悬针.曲指风热为病.了悬针.主水泻.水川字.主痰涎轻症.

- 辨指筋纹秘诀歌《幼科推拿秘书》
- 辨蜘蛛疮漆疮冻疮论《疡科心得集》
- 辨治年久眼病先补气血论《眼科阐微》
- 辨症总诀《尤氏喉症指南》
- 辨治温热病中宜用白虎汤并不伤人以解世俗之惑,并明概投附、桂、干姜杀人之误《顾松园医镜》
- 辨症歌《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辨治杨季登二女奇证奇验《寓意草》
- 辨症订方必先审四诊记《证治心传》
- 辨治总则《虚损病类钩沉》
- 辨症《医门补要》
- 辨中风二《伤寒寻源》
- 辨症《外科大成》
- 辨中风三《伤寒寻源》
- 辨症《麻疹备要方论》
- 辨中风一《伤寒寻源》
- 辨郑声《松峰说疫》
- 辨中焦病脉证并治《婴儿论》
- 辨证诊断《中医伤科按摩学》
- 辨中暑中热《幼科铁镜》
- 辨证早决安危《活幼心书》
- 辨肿、痛、痒、脓、麻木《中医外科学》
- 辨证与中热颇相似《内外伤辨》
- 辨诸疮总论《疡科心得集》
- 辨证用药例略《医经国小》
- 辨诸血《幼科铁镜》
- 辨证用药歌《尤氏喉症指南》
- 辨子母存亡《医宗金鉴》
- 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中医妇科学》
- 辨子母存亡《妇科心法要诀》
- 辨证选穴法《中医词典》
- 辨紫茸之伪《吴医汇讲》
《幼科推拿秘书》
- 作者:骆如龙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卷一 赋歌论诀秘旨
- 保婴赋
- 保生歌
- 变蒸论
- 察儿病症秘旨
- 观形察色审病歌
- 病源论(望闻问切)
- 看食指定症诀(附)
- 五指定症歌
- 手探冷热定症诀
- 视法
- 视初生
- 视周岁
- 五视法
- 面部察色秘旨
- 探病秘旨
- 推拿小儿总诀歌(附)
- 观面部形色五脏秘旨
- 审音论
- 辨小儿声音秘旨
- 闻声察病歌
- 切脉察病歌
- 辨指筋纹秘诀歌
- 脉法歌
- 坏症十五候
- 五脏气脱凶死诀
- 卷二 穴象手法
- 穴道图象
- 穴在头脑者
- 穴在面者
- 穴在手指者
- 穴在阳掌者
- 穴在阳膊者
- 穴在阴掌者
- 穴在阴膊者
- 穴在前身者
- 穴在脊背者
- 穴在腿足者
- 五指歌
- 按穴却病手法论
- 手法秘旨
- 分补泄左右细详秘旨歌
- 又补泄辨
- 掐运推拿辨
- 详观筋色属五行生克掐法秘旨
- 补泄抑法
- 论穴分寸
- 三关六腑秘旨歌
- 取温凉汗吐泻秘旨
- 各穴用法总歌(须熟读细玩)
- 手法治病歌
- 推五脏虚实病源治法歌
- 惊风定生死秘旨歌
- 手法同异多寡宜忌辨明秘旨歌
- 用汤时宜秘旨歌
- 卷三 推拿手法
- 分阴阳
- 合阴阳
- 小天心
- 运八卦
- 运五经
- 运水入土(泄)
- 运土入水(补)
- 侧推大肠到虎口
- 推脾土
- 推肾水
- 推肝木
- 推心火
- 推肺金
- 推离往干
- 二人上马
- 掐四横纹
- 点内牢
- 揉外牢
- 外牢推至大陵位
- 门直推到横纹
- 拿总经
- 掐心经
- 双手掐威灵
- 掐向导
- 揉扇门
- 侧推大三关
- 退六腑
- 揉上天心
- 清天河
- 揉中脘
- 揉涌泉(久揉亦能治眼病.)
- 揉一窝风
- 掐揉阳池
- 掐内间史
- 揉膻中风门
- 掐五指节
- 拿蹼参穴
- 揉天枢
- 掐蟹
- 拿委中
- 拿承山
- 揉脐及鸠尾
- 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释
- 卷四 推拿病症分类
- 胎毒门
- 哑口
- 口禁
- 脐风
- 马牙
- 鹅口
- 重舌木舌
- 夜啼
- 诸热门
- 潮热往来
- 惊热
- 风热
- 烦热
- 脾热
- 虚热
- 实热
- 积热
- 疳热
- 血热
- 骨蒸热
- 肚热
- 温壮热
- 手法三阴三阳秘旨兼刺法
- 惊风门
- 急慢惊风歌
- 二十四惊辨症秘旨
- 痰喘门
- 吐痰法
- 呕吐门
- 热吐
- 冷吐
- 寒食吐
- 虚吐
- 止吐推法总秘旨
- 咳嗽门
- 咳嗽歌
- 伤寒门
- 积滞门
- 腹痛门
- 疟痢总论秘旨
- 疟疾门
- 痢疾门
- 泄泻门
- 痞疾门
- 肿胀门
- 疳疾门
- 疾门
- 淋涩门
- 目疾门
- 杂症门
- 肿毒门
- 卷五 幼科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