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温凉汗吐泻秘旨
凡身热重者.但捞明月.或揉涌泉.引热下行.或揉脐及鸠尾.方用芽茶嚼烂.贴内间史穴上.又方用靛搽手足四心.又用水粉乳.调搽太阳四心.即热退矣.
凡身凉重者.揉外牢宫.HT 门穴.揉二扇门.推三关.揉阳位.方用蕲艾揉细.火烘敷脐.立热.
凡要取汗.推三关.揉二扇门.黄蜂入洞为妙.
凡要止汗者.退六腑.补肺经.如不止.方用浮小麦煎汤灌之.立效.至无疾自汗.乃小儿常事.不可过疑.
凡取吐泄者.外牢推至大陵位.取吐方知为第一.大陵反转至牢宫.泄下心火无止息.左转三来右一摩.此是神仙真妙诀.
凡止吐泄者.呕吐乳食真可怜.HT 门来至横纹中.横纹若转HT 门去.吐泄童子得平安.其间口诀无多记.往者俱重过者轻.
此合上外牢二法.俱圆推.男左转.女右转.去重回轻.此一节须详究.

- 取温凉汗吐泻秘旨《幼科推拿秘书》
- 取痛牙法《奇效简便良方》
- 取穴《厘正按摩要术》
- 取铁华粉法《古今医统大全》
- 取穴尺寸图说《古今医统大全》
- 取天河水法《厘正按摩要术》
- 取穴法《中医词典》
- 取天河水《中医词典》
- 取穴法《寿世保元》
- 取嚏《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取穴法《苏沈良方》
- 取肾俞穴法《针灸大全》
- 取穴歌《医宗金鉴》
- 取肾俞法《针灸聚英》
- 取牙不犯手方《医方考》
- 取肾俞法《针灸大成》
- 取牙宜慎《医门补要》
- 取肾穴法《痰火点雪》
- 取样时间《临床生物化学》
- 取膻中法《痰火点雪》
- 取长虫兼治心痛方《中藏经》
- 取人中黄法《古今医统大全》
- 取竹沥荆沥法《古今医统大全》
- 取清明水制明目膏法《古今医统大全》
- 取蛀牙法《中医词典》
- 取气太冲《养生导引秘籍》
- 取字解《景景医话》
- 取骑竹马灸穴法《针灸大全》
- 取足三里穴法《痰火点雪》
- 取蟠桃酒法《古今医统大全》
- 龋《中医词典》
《幼科推拿秘书》
- 作者:骆如龙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卷一 赋歌论诀秘旨
- 保婴赋
- 保生歌
- 变蒸论
- 察儿病症秘旨
- 观形察色审病歌
- 病源论(望闻问切)
- 看食指定症诀(附)
- 五指定症歌
- 手探冷热定症诀
- 视法
- 视初生
- 视周岁
- 五视法
- 面部察色秘旨
- 探病秘旨
- 推拿小儿总诀歌(附)
- 观面部形色五脏秘旨
- 审音论
- 辨小儿声音秘旨
- 闻声察病歌
- 切脉察病歌
- 辨指筋纹秘诀歌
- 脉法歌
- 坏症十五候
- 五脏气脱凶死诀
- 卷二 穴象手法
- 穴道图象
- 穴在头脑者
- 穴在面者
- 穴在手指者
- 穴在阳掌者
- 穴在阳膊者
- 穴在阴掌者
- 穴在阴膊者
- 穴在前身者
- 穴在脊背者
- 穴在腿足者
- 五指歌
- 按穴却病手法论
- 手法秘旨
- 分补泄左右细详秘旨歌
- 又补泄辨
- 掐运推拿辨
- 详观筋色属五行生克掐法秘旨
- 补泄抑法
- 论穴分寸
- 三关六腑秘旨歌
- 取温凉汗吐泻秘旨
- 各穴用法总歌(须熟读细玩)
- 手法治病歌
- 推五脏虚实病源治法歌
- 惊风定生死秘旨歌
- 手法同异多寡宜忌辨明秘旨歌
- 用汤时宜秘旨歌
- 卷三 推拿手法
- 分阴阳
- 合阴阳
- 小天心
- 运八卦
- 运五经
- 运水入土(泄)
- 运土入水(补)
- 侧推大肠到虎口
- 推脾土
- 推肾水
- 推肝木
- 推心火
- 推肺金
- 推离往干
- 二人上马
- 掐四横纹
- 点内牢
- 揉外牢
- 外牢推至大陵位
- 门直推到横纹
- 拿总经
- 掐心经
- 双手掐威灵
- 掐向导
- 揉扇门
- 侧推大三关
- 退六腑
- 揉上天心
- 清天河
- 揉中脘
- 揉涌泉(久揉亦能治眼病.)
- 揉一窝风
- 掐揉阳池
- 掐内间史
- 揉膻中风门
- 掐五指节
- 拿蹼参穴
- 揉天枢
- 掐蟹
- 拿委中
- 拿承山
- 揉脐及鸠尾
- 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释
- 卷四 推拿病症分类
- 胎毒门
- 哑口
- 口禁
- 脐风
- 马牙
- 鹅口
- 重舌木舌
- 夜啼
- 诸热门
- 潮热往来
- 惊热
- 风热
- 烦热
- 脾热
- 虚热
- 实热
- 积热
- 疳热
- 血热
- 骨蒸热
- 肚热
- 温壮热
- 手法三阴三阳秘旨兼刺法
- 惊风门
- 急慢惊风歌
- 二十四惊辨症秘旨
- 痰喘门
- 吐痰法
- 呕吐门
- 热吐
- 冷吐
- 寒食吐
- 虚吐
- 止吐推法总秘旨
- 咳嗽门
- 咳嗽歌
- 伤寒门
- 积滞门
- 腹痛门
- 疟痢总论秘旨
- 疟疾门
- 痢疾门
- 泄泻门
- 痞疾门
- 肿胀门
- 疳疾门
- 疾门
- 淋涩门
- 目疾门
- 杂症门
- 肿毒门
- 卷五 幼科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