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硫黄丸
上水丸,指头大,空心腊茶嚼下。予中表兄,病头风二十余年,每发,头痛如破,数日不食,百方不能疗。医田滋见之曰∶“老母病此数十年,得一药遂效”。就求得之十丸,日服一令恣食,云服此药十枚,岂复有头痛。即如其言,食之竟不发,自此遂瘥。予与滋相识数岁,临别以此方见遗。陈州怀医有此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暑 懵冒者冰冷,水服下咽,即豁然清爽,伤冷,以沸艾汤下。

- 头痛硫黄丸《苏沈良方》
- 头痛例《慎柔五书》
- 头痛论《症因脉治》
- 头痛解《儿科萃精》
- 头痛论《胎产心法》
- 头痛挟邪热者《药症忌宜》
- 头痛论《侣山堂类辩》
- 头痛挟痰者《药症忌宜》
- 头痛论《妇科秘书》
- 头痛挟风寒者《药症忌宜》
- 头痛论治《类证治裁》
- 头痛及眩晕《止园医话》
- 头痛脉案《类证治裁》
- 头痛恶寒《四圣悬枢》
- 头痛脉候《类证治裁》
- 头痛的治疗原则《神经病学》
- 头痛门《张氏医通》
- 头痛的诊断问题《神经病学》
- 头痛门《丹台玉案》
- 头痛不止《儒门事亲》
- 头痛门《幼科指南》
- 头痛、眩晕、失眠的“熄风”治法临床运用《名师垂教》
- 头痛门(六则)《辨证录》
- 头痛(偏头痛 余见伤寒头痛)《针灸资生经》
- 头痛倾侧《疫疹一得》
- 头痛《神经病学》
- 头痛热渴《四圣悬枢》
- 头痛《伤寒括要》
- 头痛如劈《医法圆通》
- 头痛《伤寒指掌》
- 头痛痧《中医词典》
《苏沈良方》
- 作者:沈括及苏轼撰 朝代:北宋 年份:公元960-1127年
- 原序
- 苏沈内翰良方序一
- 苏沈内翰良方序
- 卷第一
- 脉说
- 苍耳说
- 记菊
- 记海漆
- 记益智花
- 记食芋
- 记王屋山异草
- 记元修菜
- 记苍术
- 记流水止水
- 论脏腑
- 论君臣
- 论汤散丸
- 论采药
- 论橘柚
- 论鹿茸麋茸
- 论鸡舌香
- 论金罂子
- 论地骨皮
- 论淡竹
- 论细辛
- 论甘草
- 论胡麻
- 论赤箭
- 论地菘
- 论南烛草木
- 论太阴元精
- 论稷米
- 论苦
- 论苏合香
- 论熏陆香
- 论山豆根
- 论青蒿
- 论文蛤海蛤魁蛤
- 论漏芦
- 论赭魁
- 论龙芮
- 论麻子
- 灸二十二种骨蒸法
- 唐中书侍郎崔知悌序
- 取穴法
- 用尺寸取穴法
- 艾炷大小法
- 取艾法
- 用火法
- 具方
- 卷第二
- 论风病
- 治风气四神丹
- 四味天麻煎方
- 木香散
- 左经丸
- 烧肝散
- 丸
- 乌荆丸
- 天麻煎丸
- 服威灵仙法
- 煮肝散
- 乌头煎丸
- 通关散
- 辰砂散
- 治诸风上攻头痛方
- 侧子散
- 四生散
- 论圣散子
- 圣散子启
- 圣散子方
- 解伤寒小柴胡汤
- 麻黄丸
- 治暑
- 治暑伤肌肤
- 治瘴木香丸
- 枳壳汤
- 栀子汤
- 五积方
- 顺元散
- 紫金丹
- 七枣散
- 葱熨法
- 金液丹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卷第七
- 治眼齿
- 治内瘴眼
- 还睛神明酒
- 治诸目疾
- 点眼熊胆膏
- 《灵苑》治眼,实散
- 狸鸠丸
- 偏头痛方
- 头痛硫黄丸
- 治气攻头痛葫芦巴散
- 治鼻衄方
- 治鼻衄,不可止欲绝者。
- 治鼻衄,刺蓟散。
- 治热吐,槐花散。
- 治吐,紫粉丸。
- 止吐,软红丸。
- 酒磨丸
- 治口疮,绿云膏
- 灸牙疼法。
- 服松脂法
- 卷第八
- 治水气肿满法
- 《博济》治水气,逐气散。
- 治小肠气,二姜散。
- 川楝散
- 治小肠气仓卒散方
- 治小肠气,断弓弦散。
- 治痢,芍药散。
- 治痢,四神散。
- 陈应之疗痢血方。
- 樗根散
- 《药歌》(并引)眉山苏子瞻撰
- 治肠痔下血如注水不瘥者。
- 治小便不通。
- 治小便数方(并治渴)
- 治梦中遗泄,茯苓散。
- 疗寸白虫。
- 卷第九
- 治痈疮疡久不合
- 小还丹
- 治发疽,柞叶汤。
- 治肿毒痈疽。
- 登州孙医白膏,尤善消肿。
- 云母膏(出《博济方》)
- 小朱散
- 治发疮疹不透,畜伏危困者。
- 治瘰,柴胡汤
- 又用贴疮药
- 治瘰。
- 疗风毒瘰。
- 治恶疮,地骨皮散。
- 治癞方。
- 治年久,里外疮不瘥者。
- 治下疰脚疮,火府丹。
- 疗久疮。
- 治疮疥甚者。
- 治阴疮,痒痛出水,久不瘥
- 又方
- 治癣方
- 系瘤法
- 治甲疽
- 续骨丸(出《灵苑》)
- 治伤折内外损,神授散。
- 治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出《灵苑》)
- 治诸鲠
- 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