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安道养生诀

《苏沈良方》书籍目录

某近年颇留意养生,读书延问方士多矣。其法百数,择其简而易行者。间或行之,辍有其验,今此闲放,益究其妙,乃知神仙长生。非虚语尔,其效初不甚觉。但累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久欲献之左右,其妙处,非言国文本所能形容,然亦可道其大略。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其诀具下。

每日以子时后(三更三四点至五更以来皆可)披衣坐(只床上拥被坐亦得),面东或南,盘足坐,扣齿三十六通,握固(以两拇指掏第二指手纹,或以四指都握拇指,两手拄腰腹间)

闭息,(闭息敢是道家要妙,先须闭目静虑,扫灭妄想,使心源湛然,诸念不起,自觉出入,息调匀微细,即闭口并鼻不令气出也)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当便求五脏图烟罗子之类常挂壁上,便中心熟议五脏六腑之形状)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彻,入下丹田中,(丹田在脐下)待腹满气极。则徐出气,(不得令耳闻声)候出息匀调。即以舌搅唇齿内外,漱炼津液。(若有鼻涕亦须 炼不嫌其咸漱炼良久自然甘美此是真气)未得咽下。

复作前法,闭息内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

以气送下丹田中,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又依前法为之,凡九闭息,三咽津而止。然后以左手熟摩两脚心,(此涌泉穴上彻顶门气诀之妙)及脐下腰脊间,皆令热彻。(徐徐摩之微汗出不妨不可喘)次以两手,摩熨眼面耳项,皆令极热。仍按捏鼻梁左右,五七下,梳头百余梳,散发卧,热寝至明。上其法至《简易》,惟在常久不废,即有深功,且试行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久久不已。去仙不远,当常习闭息,使渐能持,久以脉候之五至为一息。某近来闭得渐久,每一闭,百二十至而开,盖已闭得二十余息也。又不可强闭多时,使气错乱奔突而出,反为害也。慎之慎之,又须常节晚食。令腹中宽虚,气得回转,昼日无事,亦时时闭目内观。漱炼津液咽之。摩熨耳目,以助真气。但清静专一,即易见功矣。神仙至术,有不可学人三∶一躁急,二阴险,三贪欲。公雅量清德,无此三疾,窃谓可学。故献其区区,若笃信力行。他日相见,复陈其妙者。方书口诀,多奇词隐语,卒不见下手门路。今《直指精要》,可谓至言不烦,长生之根本也。幸深加宝秘,勿使浅妄者窥见,以泄至道,为祝。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苏沈良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苏沈良方》书籍目录
  1. 上张安道养生诀《苏沈良方》
  2. 上燥治气《中医词典》
  3. 上者右行《中医词典》
  4.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5. 上正《中医词典》
  6. 上鱼入尺《疡科纲要》
  7. 上肢《人体解剖学》
  8. 上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9. 上肢带骨(肩带骨)《人体解剖学》
  10. 上痈门主方《疡医大全》
  11. 上肢带骨的连接《人体解剖学》
  12. 上痈《喉科指掌》
  13. 上肢带肌及局部结构《人体解剖学》
  14. 上痈《外科心法要诀》
  15. 上肢的动脉《人体解剖学》
  16. 上痈《证治准绳·疡医》
  17. 上肢的静脉《人体解剖学》
  18. 上迎香《针灸学》
  19. 上肢的淋巴回流《人体解剖学》
  20. 上迎香《中医词典》
  21. 上肢的神经《人体解剖学》
  22. 上龈里《中医词典》
  23. 上肢骨《人体解剖学》
  24. 上阳跷阴跷带脉《脉经》
  25. 上肢骨不同部位骨折移位的解剖基础《人体解剖学》
  26. 上牙床骨《中医词典》
  27. 上肢骨的连接《人体解剖学》
  28. 上虚下实《中医词典》
  29. 上肢减肥术《减肥新法与技巧》
  30. 上虚下实《中医名词词典》
  31. 上肢重要神经损伤后的主要症状《人体解剖学》

《苏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