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采药

《苏沈良方》书籍目录

古方采草药,多用二八月,此殊未当。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识别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定,而又未衰,如今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取;(用芽者亦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采;用实者,取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须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正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 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 。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殒。诸越则桃李夏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同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苏沈良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苏沈良方》书籍目录
  1. 论采药《苏沈良方》
  2. 论不靥闷乱《冯氏锦囊秘录》
  3. 论藏揩脓水秽纸法《疡医大全》
  4. 论不得眠《刘河间伤寒医鉴》
  5. 论察声色形证决死法《华佗神方》
  6. 论补中去积《济阴纲目》
  7. 论柴胡《吴医汇讲》
  8. 论补要决《重楼玉钥》
  9. 论瘥证、危证、死证及妇人伤寒。《医学入门》
  10. 论补须分气味缓急《冯氏锦囊秘录》
  11. 论缠喉风不宜过用涤痰《重订囊秘喉书》
  12. 论补泻说《普济方·针灸》
  13. 论产后疮疡《疡医大全》
  14. 论补脾补肾《轩岐救正论》
  15. 论产后大补气血《妇人规》
  16. 论补法《医学心悟》
  17. 论产后大补血气为主《济阴纲目》
  18. 论补法《疡医大全》
  19.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景岳全书》
  20. 论补法《医学集成》
  21.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为主《女科折衷纂要》
  22. 论病之本《察病指南》
  23. 论产后服热药之误《济阴纲目》
  24. 论病有灾怪《华佗神方》
  25. 论产后厥症《胎产指南》
  26. 论病有六不治《疡医大全》
  27. 论产后三禁《景岳全书》
  28. 论病因《中风论》
  29. 论产后三禁《妇人规》
  30. 论病生死法《外科选要》
  31. 论产后伤寒与胎前有别法《伤寒六书》

《苏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