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痛脉论

《三指禅》书籍目录

古传心痛有九,循其名而责其实,纤毫难溷(混)。一曰虫,凡痛脉多伏,今反洪数者,虫也。厥名曰蛔,长寸许,首尾通红,踞于心窝子,吮血吸精,伤心之患,莫惨于是。以雄黄槟榔白矾为丸,杀之而痛自除。

二曰疰,疰者,自上注下也,令人沉沉默默,心中隐隐作病,甚有疰至灭门户而莫名其病者。脉则乍短乍长,乍涩乍细,非寻常药饵所能疗,惟苏合丸麝香沉香丁香檀香香附荜茇白术诃子朱砂青木香、乌犀角各二两,熏陆香龙脑各一两,安息香二两,另为末,用无灰酒熬膏,上为末,用安息香膏加炼蜜为丸,每两十九,蜡包裹,温水化服)、阿魏膏楂肉胆星、法夏、麦芽神曲黄连连翘阿魏、蒌仁、贝母风化硝、枯碱、萝卜子胡黄连,上为末,姜汤浸,蒸饼为丸。

相其本体之强弱寒热,体强而热,阿魏丸;体弱而寒,苏合丸),庶可以治。三曰风,风得火而益炽,火得风而愈威。风而入于心,则痛之猝者也。其脉浮紧而数,以白菊、白矾为君,侯氏黑风散(白菊五钱,白矾钱半,防风白术桔梗八分,人参茯苓、秦归、川芎干姜细辛牡蛎三分,共为末,温酒调),可采也。

四曰悸,有触而惊曰惊,无触而惊曰悸,悸而至于痛,则悸之甚者也。其脉虚而滑,加乳香没药为使,李氏养心汤(黄 、茯苓、秦归、川芎、法夏、甘草柏子仁枣仁远志五味人参肉桂乳香没药、姜枣引),盍用之。五曰食,食入于胃,停滞未化,攻冲作痛,其脉短而涩,平胃散苍术浓朴陈皮、炙草),洵为对症之方。六曰饮,饮入于胃,攻注无常,激射作痛,其脉濡而迟,五苓散猪苓、茯苓、焦术、泽泻肉桂)实为导水之剂。七曰冷,寒气犯于绛宫,脉则或迟或结,吴萸、川椒砂仁木香,止痛,书,何难共证(经验方木香砂仁、肉桂,等分为末,每服五分)。八曰热,火气郁于胸膈,脉则或数或促,生地栀子黄连、苦楝,除痛药,确有明文(经验方∶黑栀仁一两,干姜一钱五分,炙草一钱五分)。九曰去来痛,经脉周流,有碍则痛,过其所碍而旋止,巡至所碍而复发。气充血足,何碍之有,不必诊脉,补之可也(经验方∶黄 、焦术、肉桂、秦归、法夏、陈皮、茯苓、炙草、姜枣引。)顾同是心气痛也,以虫之伤人最酷者,居首;以疰之伤人最隐者,居二;以风之伤人最速者,居三;以悸之介在可以伤,可以无伤者,居四;以饮、食之不轻伤人者,居五六;以寒、热之恒有者,居七八;以去来痛之人皆知而能治者,居九。想古人位置之宜,亦大费踌躇矣。然名则列之有九,而义实本之于经。曰虫痛者,经言蛔 心腹痛也;曰疰痛者,如飞尸、遁尸之类也;曰风痛者,经言肝心痛也;曰悸痛者,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也;曰食痛、饮痛者,足太阴之脉,其支上膈注心中也;曰冷痛者,寒气客于背俞,注于心也;曰热痛者,寒气客于经脉,与热相薄也;曰去来痛者,经言气不宣通也。要皆非真心痛也,若真心痛,手足冷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朝亡,彼医家所传之方,大半言止冷痛;本草所注之性,间有止热痛之语。夫冷热之痛,病之最浅而最易辨者,诸书尚且聚讼,何况痛之至隐而至僻者乎。领会《灵》、《素》微词,才是医家学问;变化本草训语,方知用药权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三指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885 842 109 1297 754

返回《三指禅》书籍目录
  1. 心气痛脉论《三指禅》
  2. 心气痛《经验丹方汇编》
  3. 心气虚《中医名词词典》
  4. 心气痛《急救广生集》
  5. 心气虚《中医词典》
  6. 心气通于舌《中医词典》
  7. 心气虚不得卧《中医词典》
  8. 心气实《中医词典》
  9. 心气虚不得卧《症因脉治》
  10. 心气盛(心阳盛)《中医名词词典》
  11. 心窍《中医词典》
  12. 心气盛《中医词典》
  13. 心热《中医名词词典》
  14. 心气热《中医词典》
  15. 心热《中医词典》
  16. 心气厥痛《校注医醇剩义》
  17. 心热《儿科萃精》
  18. 心气不收《中医名词词典》
  19. 心热《小儿药证直诀》
  20. 心气不宁《中医名词词典》
  21. 心热病《中医词典》
  22. 心气不固《中医词典》
  23. 心热多汗《圣济总录》
  24. 心气(健忘 无心力 失志)《针灸资生经》
  25. 心热多惊《中医词典》
  26. 心气《普济方·针灸》
  27. 心热烦啼《中医词典》
  28. 心气《中医词典》
  29. 心热惊啼《中医词典》
  30. 心气《中医名词词典》
  31. 心热痿软《中医词典》

《三指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