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法

《银海指南》书籍目录

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舌尤色之易见者。昔张仲景着《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皆详舌胎,后人《伤寒舌鉴》,《脉理正义》,皆本此而推展之。惟杜清碧《验证舌法》,尤为简明。盖舌为心窍,脏腑有病,必见之于舌。目病本于脏腑,故宜合舌胎以辨之。惟外感有之,而内伤绝少。凡症初起,舌有白胎薄而淡者,是寒邪初入太阳也。白屑满舌,邪将传入阳明也。白胎干浓者,此太阳热病也。白胎兼滑者,此太阳阳明并病也。白胎而中有微黄者,此太阳之邪渐入阳明也。如表未罢,双解之,表已罢,下之。如作泻,清之导之。白胎而尖微有刺者,此少阳阳明也。白胎而中有黑点者,亦少阳阳明也。如表未罢者,和解之。

表已罢,微下之。白胎而满黑刺者,此三阳合病也。白胎在左,阳明虚热也。白胎在右,少阳受邪也。白胎而腻滑者,痰也。舌无白胎,外症厥冷者,寒中少阴也。白胎或左或右,而余见黄黑,外证下利,痛引小腹者,脏结也,热甚者下之,无热者温之。白胎在尖红者,少阳也。舌胎根白而尖者,太阳少阳并病也。舌白无胎而明淡,外症热者,胃虚也。凡舌无胎垢而色变者,皆属虚也。白胎浓如积粉者,此瘟疫初犯膜原也。白胎而尖根俱黑,乃金水太过,火土气绝于内,虽无凶证,亦必死也。白胎中见黑色两条,乃太阳少阳之邪入于胃,因土气衰绝,故胸中结痛也。白胎中见灰色两条,乃夹冷食舌也。舌见微黄胎者,邪入阳明,里热症也。次见深黄者,热渐甚也。再见干黄焦黄者,热愈亢也,宜下之。舌胎根黄而尖白者,表少里多也。黄胎而滑者,阳明湿热也。黄胎而上有隔瓣者,邪毒甚深,急下之。黄胎双垂夹见者,正阳阳明也。黄胎而中有斑者,将发斑也。无斑者,专下之。黄胎而中有刺者,胃热甚也。黄胎而中有小黑点者,邪将入脏也,急下之。黄胎久而变黑,干燥生刺者,实热亢极之候,不治者多。若遇此症,必须掘开舌胎,视瓣底红者,可急下之,瓣底黑者,不治。舌胎中心黑浓而干者,为热盛津枯之候,舌中黑无胎而燥,津液受伤,虚火用事也。舌黑有津边红,证见谵语者,虚人攻补兼用之,壮实者,急下之。夏月中 ,多有此舌,以辛凉解之,间有大虚之候,须合脉症参之。中黑边白而滑者,表里俱虚寒也。凡舌胎纯黑者有两症,一为火极似水,一为水来克火,其辨法火亢盛者,胎浓而多刺,水来克者,胎薄而无刺。若舌黑中烂者,不治。舌至干黑而短者,不治。产后舌紫黑者,不治。凡见黑色,须问曾食酸物,及甜咸物否,以其能染成黑色,非因病而生,故润而不燥,刮之即退也。若舌胎见灰色,即黑色之轻者,与黑同治,亦有阴阳之分。如直中阴经者,实时舌变灰黑,而无积胎,如传经热症,则灰黑干胎。大抵舌上黄白黑俱有胎,红紫则有色而无胎也。舌见纯红者,乃火亢之极,瘟疫将深之象也。舌中心见红者,此太阳症也。舌红而尖起紫泡者,此心经热毒也。舌红而中见紫斑者,将发斑也。舌淡红而中见红赤点者,将发黄也。舌红而碎裂如人字纹者,此阳明传热于少阴心也。舌淡红而碎裂如川字纹者,此心经积热也。舌红而有刺者,此胃有热积也。舌红而内有黑纹数条者,乃阴毒结于肝经,肝主筋,故舌见筋丝也。舌红而有重舌者,此热毒入心胞,舌红而胀大满口,此热毒入于少阳阳明,均宜刺出恶血。舌红而出血如衄,此热伤心胞也,宜凉血止血。舌红而硬强失音者,死候也,有痰者导之,内实者下之,间有生者。舌红而碎烂如虫蚀者,此少阴瘟毒也,下之。舌红而吐弄者,此热在心脾也。舌红而战动难言,舌红而痿软不能言者,皆心脾虚极也,多用人参可救。舌红而干瘪者死,不治。舌见纯紫色者,此酒毒也。舌紫而中心带白者,酒毒在少阳也。舌紫而中心带赤者,酒毒在阳明也。舌淡红而中见紫黑筋数道者,此厥阴真寒症也。据此论治,可以辨虚实,别死生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银海指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银海指南》书籍目录
  1. 辨舌法《银海指南》
  2. 辨舌法《医理真传》
  3. 辨舌疳牙岩舌疔论《疡科心得集》
  4. 辨舌《外科选要》
  5. 辨舌色《医学摘粹》
  6. 辨舌《医学真传》
  7. 辨舌诗《医学实在易》
  8. 辨舌《脉诀汇辨》
  9. 辨舌说《医学实在易》
  10. 辨舌《医述》
  11. 辨舌苔法《推拿抉微》
  12. 辨少阴紧脉证《阴证略例》
  13. 辨舌喑舌痹论《疡科心得集》
  14.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15. 辨蛇头疔蛇眼疔水蛇头论《疡科心得集》
  16.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17. 辨蛇一首《外台秘要》
  18.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19. 辨肾膀胱脉《诊脉三十二辨》
  20. 辨少阳邪气进退之机四条《伤寒贯珠集》
  21. 辨肾水不养神膏神膏干论《眼科阐微》
  22.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23. 辨肾岩翻花绝证论《疡科心得集》
  24.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25. 辨肾俞发鹳口疽论《疡科心得集》
  26.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27. 辨生死《灵素节注类编》
  28. 辨烧热《幼科铁镜》
  29. 辨生死《伤科汇纂》
  30. 辨上焦病脉证并治《婴儿论》
  31. 辨声于息《医学摘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