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杂法七条

《医门法律》书籍目录

鹤膝风者,即风寒湿之痹于膝者也。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细者,且未可治其膝,先养血气,俾肌肉渐荣,后治其膝可也,此与治左右半身偏枯之证大同。夫既偏枯矣,急溉其未枯者,然后既枯者,得以通气而复荣。倘不知从气引血,从血引气之法,但用麻黄防风等散风之套药,鲜有不全枯而速死者。故治鹤膝风而亟攻其痹,必并其足痿而不用矣。比而论之,其治法不益明乎。

古方治小儿鹤膝风,用六味地黄丸,加鹿茸牛膝,共八味。不治其风,其意最善。盖小儿非必为风寒湿所痹,多因先天所禀,肾气衰薄,随寒凝聚于腰膝而不解,从外可知其内也。故以六味丸补肾中之水,以鹿茸补肾中之火,以牛膝引至骨节,而壮其里撷之筋,此治本不治标之良法也,举此为例而推之。

破伤风之证,最难治。人之壮盛者,随其外证,用表里中三法,及驱风之药,此无难也。人之素弱,及老人小儿,或因跌仆去血过多,或因疮口脓水淋漓未合,风邪乘虚,深入血分者,宜比治血痹之例,四物汤中加去风药可也。其元气大虚,不胜外风,昏迷厥逆,证属危急者,先进独参汤,随进星附汤,驱治虚风可也。其外科及军中备急诸方,皆为壮盛者而设,预备以俟破伤证,随即灌药,故其功效敏捷,非方之有奇特也。倘风入既久,必难为功矣,欲为大医,备急诸药,不可不蓄。如和荣汤急风散独圣散

再论半身不遂,口眼 斜,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疼。乃原于血虚血热,挟痰挟火,经络肌表之间,先已有其病根。后因感冒风寒,或过嗜陈酒膏粱而助痰火,或恼怒而逆肝气,遂成此证。其在于经络肌表筋骨之间,尚未入于脏腑者,并以通荣卫为治。如和荣汤中,有补血活血之功,不至于滞;有健脾燥湿消痰之能,不致于燥;又清热运动疏风,开经络,通腠理;内固根本,外散病邪;王道剂也,多服可以见功。

凡治疠风之法,以清荣卫为主,其汗宜频发,血宜频刺,皆清荣卫之捷法也。生虫由于肺热,其清肃之令不行,故由皮毛渐入腠理胃肠,莫不有虫。清其金,则虫不驱自熄。试观金风一动,旱魃绝踪,其理明矣。然清肺亦必先清荣卫,盖荣卫之气,腐而不清,传入于肺,先害其清肃之令故也。苦药虽能泻肺杀虫,亦能伤胃,不可久服。胃者荣卫从出之源也,久服苦寒,荣卫转衰,而腐败壅郁,不可胜言矣。所以苦参丸之类,荣卫素弱,谷食不充之人,不宜服也。大枫子油,最能杀虫驱风,然复过于辛热,风未除而目先坏者多矣。其硫黄酒,服之必致脑裂之祸。又醉仙散轻粉和末,日进三服,取其人昏昏若醉,毒涎从齿缝中出,疠未瘥而齿先落矣。盖除疠之药,服之近而少,疠必不除。服之久且多,疠虽除,药之贻害更大。惟易老祛风丸、东坡四神丹,二方可以久服取效,取为法焉。祛风丸四神丹

要知脉风成则为疠,然人之荣血,正行于十二经脉之中者也。用平善之药,生血清热为主,驱风杀虫为辅,更行汗之刺之之法,无不愈者。且非极意惩创之人,不可与治。以戒色欲,禁口腹,二者非烈汉不能也。

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即痛痹也。《经》既言以寒气胜者为痛痹矣,又言凡伤于寒者,皆为热病,则用药自有一定之权衡。观《金匮》用附子乌头,必用于表散药中,合桂枝麻黄等药同用,即发表不远热之义,至攻里必遵《内经》,不远于寒可知矣,诸家方中,不达此义,即攻里概不远热,独《千金》犀角汤一方,深有合于经意,特表之为例。犀角汤

更有内热因血虚炽盛,始先表散药中早已不能用辛热者,即当取夏月治温热病之表法为例。诸家复无其方,独《本事方》中,有牛蒡子散,先得我心,亦并表出。牛蒡子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门法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门法律》书籍目录
  1. 风门杂法七条《医门法律》
  2. 风门热府《中医词典》
  3. 风门杂方《医门法律》
  4. 风门方(计方九条)《脉症治方》
  5. 风秘《中医名词词典》
  6. 风门(一名热府)《针灸大成》
  7. 风秘《圣济总录》
  8. 风门(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9. 风秘《中医词典》
  10. 风门《针灸学》
  11. 风木肝酸达针《儒门事亲》
  12. 风门《寿世青编》
  13. 风木厥阴,肝胆之气也。《医学启源》
  14. 风门《儒门事亲》
  15. 风木郁之病《儒门事亲》
  16. 风门《中医词典》
  17. 风木之脏《中医词典》
  18. 风梅茶《茶饮保健》
  19. 风逆《黄帝内经太素》
  20. 风瘰候《诸病源候论》
  21. 风逆《中医词典》
  22. 风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3. 风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24. 风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25. 风疟《中医名词词典》
  26. 风论《温病条辨》
  27. 风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28. 风论《儒门事亲》
  29. 风疟《中医词典》
  30. 风论《素问悬解》
  31. 风疟《医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