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泻

《幼科释谜》书籍目录

巢元方曰.小儿暴泻者.由肠胃虚.卒为冷热之气所伤而成.热则色黄赤.冷则色青白.若冷热相交.则变为赤白滞痢也.宜龙骨散.小儿久泻者.大法补虚消积.宜华佗久利神验方.

张元素曰.乳食不消.初病.忽然气出冷.四肢亦冷.面白无光泽.精神不定.乃胃气不和.可以大温药治之.使君子丸益黄散.若病泄泻日久不瘥.乳食不化.是脾胃有风冷.先服益黄散二帖.后用宣风散导之.再大补胃.

曾氏曰.论泻之原.有冷泻.热泻.伤食泻.水泻.积泻.惊泻.风泻.脏寒泻.疳积KT 泻.种种不同.冷泻多是白水.泻密而出少.腹痛而鸣.眉皱目慢.面带白色.额有汗.冲和饮当归散参苓白术散.热泻者.大便黄色.如筒吊水.泻过即止.半日复然.心烦口渴.小便黄少.乳食必粗.先用五苓散.或大顺饮.次钱氏白术散香薷散.伤食泻者.乃脾胃素弱.复伤生冷.故大便不聚而泻.或因母餐生冷肥腻.亦能作泻.面唇俱白.泻稀而少.或如败卵臭.身形黄瘦.宜固脾和中散醒脾散.水泻者.即洞泄.乃阴阳不顺.水谷不分.泻黄水而小便少.次多无度.夏秋之际.昼则解衣取凉.夜则失盖感冷.冷热相激.清浊混乱.或因母热与乳.令儿脾胃不和.水谷交杂而下.宜五苓散.加苡仁车前半夏.分正阴阳.或白术散六和汤.积泻者.脾气虚弱.乳食入胃不消.久又伤冷食.传之大肠.遂成泄泻.诸药无效.盖以积在脾胃未除.何由得愈.先三棱散除积.次沉香槟榔丸参苓白术散.再和中散.惊泻者.粪青如苔.稠粘如胶.不可便止.但镇心抑肝.和脾胃.消乳食.先五苓散.次三棱散.风泻者.慢惊大病后有之.粪稀.黄褐色.或夹食而下.因脾虚所致.或夹黑褐色者.属脾虚而肾水乘之也.若久则惊搐.先五苓散加苡仁以疏肾水.次泻黄散以去脾风.再参苓白术散以补脾气.脏寒泻者.粪青不稀不稠.或下清水.未泻腹痛而鸣.啼哭方泻.生三五月内有此.周岁则无.因断脐风冷外逼而成.先冲和饮加葱白.次当归散煨姜.及匀气散理中汤.疳积KT 泻者.面黄肚胀脚弱.头大项小.发稀而竖.肌瘦不食.朝凉夜热.腹有症癖.泻无定色.恶臭.自泻自止.先三棱散加陈皮.次乌犀丸芦荟丸、快肠汤.凡泻痢色青甚而淡黄夹白.寒多热少.此阴邪胜阳.宜守中汤、胃苓汤扶表救里.方进当归散加陈皮紫苏生姜糯米.寒甚者.理中汤.加附子、姜、枣.次南星腹皮饮.若泻泄色青淡.有沫.黄稠.热多寒少.亦致黄瘦烦躁.宜五苓加苡仁、车前生姜解散余邪.仍用茵陈山栀汤送五苓散.退黄色.或万安饮、四神丸

鳌按.疳积KT 泻.KT 者胀也.其症必目胞肿.腹胀.喜饮水.利色无常.日见消瘦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幼科释谜》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幼科释谜》书籍目录
  1. 单泻《幼科释谜》
  2. 单向免疫扩散法《动脉粥样硬化》
  3. 单燕口风《中医词典》
  4. 单向扩散试验《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5. 单燕口风《重楼玉钥》
  6. 单吐《幼科释谜》
  7. 单燕子症《中医词典》
  8. 单体及部分单体综合征《医学遗传学基础》
  9. 单燕子症《喉舌备要秘旨》
  10. 单糖的性质《医用化学》
  11. 单用庆大霉素口服治疗胃溃疡1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2. 单糖的结构《医用化学》
  13. 单诊总按不同《读医随笔》
  14. 单糖《医用化学》
  15. 单肢性感觉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6. 单瘫《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7. 单治法《石室秘录》
  18. 单锁口《中医词典》
  19. 单治久痢《奇方类编》
  20. 单松子风《重楼玉钥》
  21. 单治目昏《儒门事亲》
  22. 单松子风《中医词典》
  23. 《中医词典》
  24. 单松症《喉舌备要秘旨》
  25. 《医经原旨》
  26. 单双肉蛾《中医词典》
  27. 瘅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28. 单双喉蛾《奇效简便良方》
  29. 瘅疟《中医名词词典》
  30. 单双蛾门主论《疡医大全》
  31. 瘅疟《圣济总录》

《幼科释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