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惊胎痫胎风胎黄

《幼科释谜》书籍目录

钱乙曰.百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两三次必死.假者频发不为重.真者内生惊痫.假者外伤风冷.盖血气未实.不能胜任.乃发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气出热.治之可发散.大青膏主之.

王汝言曰.小儿未盈月.惊搐似中风.欲死者.用辰砂以新汲水浓磨汁.涂五心.最效.

曾氏曰.胎痫者.因未产前.腹中被惊.或母食酸咸过多.或为七情所汨.致伤胎气.儿生百日内有者是也.发时.心不宁.面微黄.气逆痰作.目上视.身反张.啼声不出.先用参苏饮.次用琥珀抱龙丸.轻者可愈.重者难全.

李 曰.胎惊痫风者.乃孕妇嗜欲.忿怒惊扑.或伤风邪.儿初生下.即呕吐搐掣.口眼 斜.声啼气短.腮缩囟开.或颊赤.或面青.噤口切牙.眼合涎潮.筋骨拘挛.身腰强直.脐腹肿起.与噤口撮口同症.视其眉间气色.红赤者生.青黑者死.辰砂膏最妙.

王肯堂曰.胎惊者.初生月内.壮热吐 .心神不宁.手足抽掣.身体强直.眼目反张.是胎惊.皆由妊妇调摄乖常.饮酒嗜欲.忿怒惊扑.母有所触.胎必感之.或外挟风邪.有伤于胎.故子乘母气.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内壮热.眼翻握拳.噤口切牙.强直涎潮.呕吐搐掣.惊啼.腮缩囟开.或颊赤.或面青.但胎惊眼合.不可误作慢脾.妄用温药.其有搭眼噤口之类.亦此一种之所发也.虎口指纹曲入里者可治.反出外者不治.先宜解散风邪.利惊化痰开气.及贴囟法.甚则以朱银丸利之.若面青拳搐.保命丹钩藤散全蝎散之类.大抵芽儿脏腑脆弱.不可辄用铅粉镇坠之剂.如遇此候.急用猪乳细磨牛黄麝香各少许调.抹入口中.仍服导赤散以泻肝之子.即愈矣.胎风者.小儿初生.其身有如汤泼火伤者.此皆乳母过食膏粱所致.其母宜服清胃散.及逍遥散.以清气血.儿亦时饮数滴.有身无皮肤而不赤者.由产母脾气不足也.粳米粉敷之. 赤发热者.产母胃火炽也.石膏敷之.经谓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故知病脾肺也.未盈月而撮口握拳.腰软如随者.此肝肾之中邪胜正弱也.三日内必不治.如男指向里.女指向外.尚可治.宜全蝎散钩藤散.眉红者不可治.胎黄者.小儿生下.遍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黄之候.皆因母受湿热而传于胎也.凡有此症.母子皆宜服地黄汤、地黄饮子.有生下百日.及半周.不因病后身微黄者.胃热也.若自生而身黄者.胎疸也.经云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犀角散.若淡黄兼白者.胃怯也.白术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幼科释谜》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幼科释谜》书籍目录
  1. 胎惊胎痫胎风胎黄《幼科释谜》
  2. 胎惊论《婴童类萃》
  3. 胎惊心悸气促胀痛不安《胎产秘书》
  4. 胎惊候(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5. 胎惊夜啼《中医词典》
  6. 胎惊风第二十三问《婴童百问》
  7. 胎惊夜啼《医学入门》
  8. 胎惊丹毒《外科心法要诀》
  9. 胎惊夜啼《卫生易简方》
  10. 胎惊丹毒《医宗金鉴》
  11. 胎倦《中医词典》
  12. 胎惊《慈幼新书》
  13. 胎渴《中医词典》
  14. 胎惊《幼科推拿秘书》
  15. 胎哭《中医词典》
  16. 胎惊《明医指掌》
  17. 胎冷腹痛欲泻《胎产秘书》
  18. 胎惊《保婴撮要》
  19. 胎瘤《中医词典》
  20. 胎惊《寿世保元》
  21. 胎瘤《医宗金鉴》
  22. 胎惊《张氏医通》
  23. 胎瘤《外科心法要诀》
  24. 胎惊《证治准绳·幼科》
  25. 胎瘤《外科大成》
  26. 胎惊《医述》
  27. 胎瘤《外科正宗》
  28. 胎惊《幼幼新书》
  29. 胎瘤门主论《疡医大全》
  30. 胎惊《冯氏锦囊秘录》
  31. 胎漏《中医名词词典》

《幼科释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