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日配合穴法图
司天诀
司天诀图(图)
手指诀
手指诀图(图)
十二经原穴
手阳明大肠,合谷庚;手少阴心,通里丁;手太阴肺,列缺辛;手太阳小肠,腕骨丙;
手厥阴心包,内关己;足厥阴肝,中都乙;手少阳三焦,阳池戊;足少阳胆,丘墟甲;足太阴脾,公孙己;足太阳膀胱,京骨壬;足阳明胃,冲阳戊;足少阴肾,水泉癸。
夫妇配合原穴
大肠金 合谷庚 合 肝 木 中都乙
心 火 通里丁 合 膀胱水 京骨壬
心 包 内关己 合 三 焦 阳池戊
小肠火 腕骨丙 合 肺 金 列缺辛
胆 木 丘墟甲 合 脾 土 公孙己
胃 土 冲阳戊 合 肾 水 水泉癸
六脉次第
手太阴肺丑,手阳明大肠卯,
手厥阴心主亥,手少阳三焦申,
手少阴心午,手太阳小肠戌,
足厥阴肝巳,足少阳胆寅,
足太阴脾未,足阳明胃酉,
足太阳膀胱辰,足少阴肾子。
六脉次第图一(图)
六脉次第图二(图)
另有壬子、癸丑二日在外不同,此二日,计二十四日图,逐日配合刺,切要。
阳日阳时针阴穴,阴日阴时针阳穴;阳日阴时针阳穴,阴日阳时针阴穴。
针有劫病之功,其言信矣。移疼住痛,在乎捻指。经云∶医疗有方,针灸有法。得师迳路,补泻分明,疾无不愈也。

- 时日配合穴法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时气欲死《奇效简便良方》
- 时痧《重订广温热论》
- 时气阴阳毒候《诸病源候论》
- 时释《思考中医》
- 时气阴茎肿候《诸病源候论》
- 时贤《中医词典》
- 时气一日候《诸病源候论》
- 时限《中药法规》
- 时气小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 时邪《中医名词词典》
- 时气五日候《诸病源候论》
- 时邪《中医词典》
- 时气温疫外伤风寒《卫生宝鉴》
- 时邪便泄有热泄有湿陷而泄有气不化积滞而泄有热结旁流而泄何以明辨各详其说《张聿青医案》
- 时气温病皆能损胎《女科百问》
- 时邪四季辨《医门补要》
- 时气吐血候《诸病源候论》
- 时序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心理年龄《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时气嗽候《诸病源候论》
- 时医即庸医《轩岐救正论》
- 时气四日候《诸病源候论》
- 时医三错《扁鹊心书》
- 时气食复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中医词典》
- 时气瘙疮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时方妙用》
- 时气三日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见朱丹溪)《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时气热利候《诸病源候论》
- 时疫传染《奇效简便良方》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作者:王国瑞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 中风
- 口眼斜
- 头风
- 偏正头风
- 头风痰饮
- 头项强痛
- 牙疼
- 乳蛾
- 鼻渊
- 不闻香臭
- 眉目间痛
- 心痛
- 三焦
- 上焦热
- 痴呆
- 赤目
- 目病隐涩
- 目热
- 目烂
- 目昏
- 耳聋
- 聋疠
- 喑
- 痰嗽喘急
- 咳嗽腰痛
- 伤风
- 咳嗽鼻流清涕
- 喘
- 气喘
- 哮喘痰嗽
- 口气
- 气满
- 气
- 肩肿痛
- 肘挛筋痛
- 臂痛
- 肩背痛
- 虚
- 虚弱夜起
- 胆寒心惊鬼交白浊
- 劳证
- 盗汗
- 腰脊强痛
- 手腕疼
- 臂腕痛
- 虚烦
- 腹中气块
- 腹痛
- 吹乳
- 白带
- 脾疾反胃
- 腿风
- 膝腿无力
- 腿痛
- 膝风
- 脚气
- 脚肿
- 脚背痛
- 脚疾
- 疟疾
- 时疫疟疾
- 瘰
- 痔
- 大便闭塞
- 身痛
- 惊痫
- 水肿
- 疝气
- 痔漏
- 泻泄
- 伤寒
- 伤寒过经
- 脚细筋疼
- 牙痛
- 心腹满痛
- 头胸痛
- 小肠疝气连腹痛
- 脾胃虚弱
- 臂细筋寒骨痛
- 穴法歌
- 穴法相应三十七穴
- 天星十一穴歌诀
- 人神尻神歌诀
- 太乙日游九宫血忌诀
- 六十六穴治证(通支别,共九十四穴)
- 流注序
- 时日配合穴法图
- 盘石金直刺秘传
- 针灸歌
- 灸法杂抄切要
- 飞腾八法起例
- 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