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夏
立夏之后.四肢酸软.困倦喜卧.饮食少进.名为注夏.秋冬则精神如故.说者皆云脾虚.合用资生丸.补中益气汤矣.但脉沉细缓脾肺无热者.可用此药补之.若脉来沉细又带微数.往往不受参术.其奈之何.试看脾胃论中.脾偏于阳.无阴以济之.亦不能化物.故湿热之气乘于四肢.令人筋痿无力.宜用养血健脾汤.则注夏之脾虚有热者.亦当仿此施治矣.其中多用酸收方为合法.夏月元气浮散在表.又以汗而大泄.不加酸收.则浮散者不止.孙真人云.暑月多服五味.令人气力涌出.厥有旨哉.(脾受湿热熏蒸故四肢倦怠乏力用酸收以敛浮越之阴然必审无外邪方可用之)
香茹散暑汤
香茹原利小便.何以又能发散.以其味辛而淡.辛者先走表分.后者乃入膀胱.所以又能散暑也.佐以藿香柴胡走表更速.暑邪在经.必有痰滞留结.故用杏朴半夏.但脉缓无热者宜之.有热者勿服.(阐明立方之旨洞若观火)
柴胡化滞汤 方见食门.
此方易晓.
辰砂(研细水飞五钱) 滑石(磨碎水飞六两) 粉草(煎膏拌晒一两)
六一散有辰砂.能引甘滑之凉.先入心经.使热与湿俱解.无朱砂者.但能利湿.不能解热.以其无向导之兵也.(按此方旨用药之理固已开发尚有未尽者如其人肝阳素旺外袭暑风必加青黛以清之抑肝清肺少加薄荷之辛辛能散凉能清故前人有碧玉鸡苏之名而曲尽其妙用也)
柴胡芍药汤
黄连解毒汤 俱见火门.
连芍调中汤
此方因其胸中不宽.又兼中热.故用此方.若有热无食.宜用柴胡芍药汤.暑月发厥.阴厥者多.阳厥者少.身不热.脉不数者.不可浪投.
香茹六君子汤
此方用六君子以祛痰益脾肺.使正气旺则客邪易逐矣.值时当炎暑.热蒸于外.湿蕴于中.故用栀连以清里.茹芍以解表和荣.惟脉洪数.尤宜慎审.未可浪投.(按此亦扶正逐邪之法)

- 注夏《医学传灯》
- 注夏《推求师意》
- 注夏《医学纲目》
- 注夏《中医词典》
- 注夏《证治准绳·幼科》
- 注夏《手穴手纹诊治》
- 注夏《保婴撮要》
- 注下赤白《中医词典》
- 注夏《丹台玉案》
- 注下《中医词典》
- 注夏《丹溪治法心要》
- 注下《中医名词词典》
- 注夏《金匮钩玄》
- 注忤候《诸病源候论》
- 注夏章《医学妙谛》
- 注痰块《医门补要》
- 注泄《中医词典》
- 注痰块《中医词典》
- 注心痛《中医词典》
- 注孙真人眼科秘诀后《眼科秘诀》
- 注序《明医杂着》
- 注市《中医词典》
- 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注射原则《基础护理学》
- 注意点《减肥新法与技巧》
- 注射用长效避孕药《妇产科学》
- 注意和记忆障碍《医学心理学》
- 注射前准备《基础护理学》
- 注意肌体协调平衡《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注射剂澄明度检查法《医院药学》
- 注意夸大病情的情况《医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