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阳
过汗亡阳症不轻.三焦上下及周身.桂枝加减苓甘附.真武汤兼附泻心.亡阳者.谓发汗过多而汗不止也.然有卫外之阳.为周身荣卫之主.此阳虚遂有汗漏不止.恶寒身痛之症.宜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有膻中之阳.为上焦心肺之主.此阳虚遂有叉手冒心.及奔豚之症.宜桂枝甘草汤及茯苓桂枝甘草汤主之.有肾中之阳.为下焦真元之主.此阳虚遂有发热眩悸. 振擗地之症.宜真武汤主之.有胃中之阳.为中焦水谷生化之主.此阳虚遂有腹胀满.胃不和.而成心下痞之症.宜生姜泻心汤主之.大抵伤寒亡阳.病本不轻.救误者须观脉症.知犯何逆以法治之.真武汤中芍药煨.云苓浙术炙甘随.附子炮来加减用.生姜五片总相宜.

- 亡阳《伤寒捷诀》
- 亡阳《中医词典》
- 亡阳《石室秘录》
- 亡阳《中医名词词典》
- 亡阳汗《中医词典》
- 亡血家《中医词典》
- 亡阳亡阴篇《外经微言》
- 亡血家《中医名词词典》
- 亡阳无阳《医学读书记》
- 亡血昏愦《正体类要》
- 亡阳症《中医词典》
- 亡血过多之病《原机启微》
- 亡阴《中医名词词典》
- 亡血过多之病《审视瑶函》
- 亡阴《中医词典》
- 亡血过多论《证治准绳·疡医》
- 亡阴亡阳论《医学源流论》
- 亡血过多《药症忌宜》
- 亡阴与亡阳《中医诊断学》
- 亡血出汗《正体类要》
- 王《中医词典》
- 亡血《中医词典》
- 王安道中风辨《医贯》
- 亡血《中医名词词典》
- 王安道中暑中热辨《温热暑疫全书》
- 亡津谵语证十三 阳明三十二《伤寒悬解》
- 王跋《重订囊秘喉书》
- 亡津液《中医词典》
- 王璧《中医词典》
- 亡津便燥《伤寒说意》
- 王冰《中医词典》
《伤寒捷诀》
- 作者: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总论
- 伤寒总诀治法
- 太阳经伤寒
- 太阳经伤风
- 阳明经分在经在腑
- 阳明经经病
- 阳明经腑病
- 少阳经主中宜和解
- 三阴经分传经直中
- 太阴经传经热症
- 太阴经直中寒症
- 少阴经传热症
- 少阴经直中寒症
- 厥阴经传经热症
- 厥阴经直中寒症
- 结胸
- 血结胸
- 痞气
- 下厥上竭
- 亡阳
- 肠垢溏
- 发黄
- 发狂
- 发斑
- 筋惕肉
- 风温
- 湿温
- 风湿
- 中湿
- 温病热病
- 阳毒
- 阴毒
- 发汗
- 战振栗
- 合病
- 并病
- 谵语
- 郑声
- 呕吐
- 干呕
- 火邪惊狂
- 蛔厥
- 狐惑
- 刚痉柔痉
- 霍乱
- 寒热往来
- 发喘
- 咳嗽
- 吐血
- 衄血
- 单伏双伏
- 阴阳易
- 咳逆
- 心动悸
- 两感伤寒
- 百合
- 懊(读恼古字通用)
- 奔豚动气
- 脏结
- 除中
- 螈
- 怫郁
- 劳复食复
- 过经不解
- 温疟
- 渴症
- 漱水不欲咽
- 背恶寒
- 恶寒
- 汗后恶寒
- 阳经发热
- 阴经发热
- 下后有热
- 头痛
- 咽痛
- 胁痛
- 腹满痛
- 燥咽干
- 循衣摸床
- 烦躁
- 昼夜偏剧
- 多眠
- 不得眠
- 小便不利
- 小便自利
- 大便不利
- 阴症
- 阳症
- 表症
- 里症
- 阴厥
- 阳厥
- 阴症似阳
- 阳症似阴
- 妇人伤寒
- 妇人热入血室
- 伤寒有时气瘟疫不同
- 伤寒有四症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