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总论
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况产妇血气、脾胃其虚衰殆有甚焉。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必当以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症,以末治之。此三言者,尽医产之大旨也。若能扩充立方用药,则治产可以无大过矣。夫产后忧惊劳倦,血气暴虚,诸症乘虚易袭。如有气,毋专耗散;有食,毋专消导。热不可用芩、连,寒不可多桂、附。寒则血块停涩,热则新血流崩。至若虚中外感,见三阳表症之多,似可汗也,在产后而用麻黄,则童竭其阳;见三阴里症之多,似宜下也。在产后而用承气,则重亡阴血。耳聋胁痛,乃肾虚恶露之停,休用柴胡;谵语汗出,乃元气弱似邪之症,毋同胃实。厥由阴阳之衰,难分寒热,非大补不能回阳而起弱; 因阴血之亏,勿论刚柔,非滋荣不熊舒筋而活络。又如乍寒乍热,发作有期,症类疟也,若以疟治,迁延难愈。神不守舍,言语无伦,病似邪也,若以邪论,危亡可待。去血多而大便燥结,苁蓉加于生化,非润肠承气之能通;去汗多而小便短涩,六君倍用参、 ,必生津助血之可利。加参生化频服,救产后之危,长生活命屡用,苏绝谷之症。颓疝脱肛,多是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是良方也。口噤拳挛,乃阴血燥类风,加参生化大有益焉。产户入风而痛甚,服宜羌活养荣方;玉门伤冷而不闭,洗须床、菟、萸、硫黄。怔忡惊悸,生化汤而加定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助于归脾。因气喘而满闷虚烦,生化汤加木香为佐;因过食而嗳酸恶食,六君子加神曲、麦芽为良。苏木、棱、莪、大能破血,青皮、枳壳,最消满臌。
一应耗气破血之剂,汗吐宣下之策,止可施于少壮,岂其宜用于胎产?大抵新产之后,先问恶露如何?痛块未除,未可遽加参、术;腹中痛止,补中益气无疑。至若亡阳脱汗,气虚喘促,频灌加参生化,是从权也;又如阴亡大热,血崩厥晕,速煎生化原汤,乃救急也。
王太仆云∶治下补下制贵以急,缓则滋道路而又力微。制急方而气味薄,则力与缓同。故治产当遵丹溪而固本,服法宜效太仆以加频。凡负生死之寄者,可不着意以扶危哉。

- 产后总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产后总论《张氏妇科》
- 产后总论《胎产秘书》
- 产后总论《产宝》
- 产后总论《温病条辨》
- 产后总论《傅青主女科》
- 产后总论《竹林女科证治》
- 产后自汗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卒患淋方五首《外台秘要》
- 产后自汗《中医词典》
- 产后卒然口噤牙颤,手足抽搐类中风《胎产指南》
- 产后子死消乳法《仁术便览》
- 产户不敛《中医词典》
- 产后子宫突出《女科秘要》
- 产户痛《盘珠集胎产症治》
- 产后子宫突出《宁坤秘籍》
- 产户下物《沈氏女科辑要》
- 产后子宫不收《中医词典》
- 产户一物如胞《古今医统大全》
- 产后子肠掉出秘方《华佗神方》
- 产惊悸《医学纲目》
- 产后诸症总论《女科精要》
- 产科《中医词典》
- 产后诸症总论《冯氏锦囊秘录》
- 产科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产后诸症《笔花医镜》
- 产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 产后诸症《丹台玉案》
- 产科二十一论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产后诸症《张氏妇科》
- 产科论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