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论退翳之法

《眼科秘诀》书籍目录

翳者,乃血气津液凝而不行,结聚而成云翳。然必要明经络,庶能应手,照羌活胜风汤引经加减用之。

云翳根在肝、肺上,先发散头目者,何也?大凡眼中云翳,由肝、肺而上升于目。庸医多用寒凉清火之药,将经络凝结,气血不得升降。非发散之剂,云翳不能开。是以下手先用发散之药,使经络通利,云膜浮虚,以便于点。若遽用吹法,吹的虚了,云膜反不能退。

次用大决明散者,何也?白珠赤丝,根生于肺;黑睛翳膜,根生于肝。必用决明散,把肝肺上火结的障膜滋润虚浮,与肝、肺离开,好行揭障吹冲之法。

决明散后即服揭障丹者,何也?肝、肺上翳膜,将通明之孔窍闭塞,光明不得上升于目,是以渐昏渐暗,蔽锢失明。所以然者,肝、肺二经,肾经之道路也;道路阻滞,灵明由何处发出?须服揭障丹,把肝、肺上障膜阻塞通明之孔窍者揭下来,不绵缠粘泥于上,好用吹冲法。

内服揭障丹,外用十大将军冲翳散者,何也?肝、肺上障,虽则揭下来,若不用吹法吹出,药力尽时,遇煎炒炙 、七情六欲,障膜又长在肝、肺上,合而为一。邪火日盛,云膜日增,服药的时节好了,不用药的时节又犯了,这是病根未除,速用冲翳散,将揭下来的内障自口内吐出,肝、肺上无有障膜扯着眼中红丝,云翳自然退的净了。可见五脏六腑之清气升,目光明;浊气升,目昏暗。海内名人,眼药退云翳者多,但能退浊气,不能升清气,以肝、肺本源不清净耳!

云翳既自肝、肺而生于眼目,是钩割不得的。人能割眼中之翳,岂能割肝、肺之翳乎?既不能割肝、肺之翳,岂能保眼中之翳割而不复生乎?钩割之非,于此可悟。

点退翳膜,双目光明。或微带翳膜,不能除净,双目昏暗。末用补脑还睛丸者,何也?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三百六十脉络,其精气上贯于脑,下联脏腑,上下往来,以通血脉,滋养于目。是脑为聚精华之源,吹冲后脑中空虚,当用补脑还睛丸也。

大凡内、外障翳之生也,由心火克于肺金,肺金克于肝木,木受金克,肝气上冲,脑汁下坠,由目系而入。浸淫于外,随人感之轻重,变作外障四十九候;浸淫于内,入于金井,随人感之轻重,变作内障二十三样。用真人一段工夫,五脏净洁,气血流通,生生自然之理,为生生自然之用,毫不阻碍,病何自而生?此釜底抽薪之法也。自开功以至收功,层次极多,功夫极久,须要谨忌色欲,少言语,节饮食,止劳碌,慎起居,避风寒,闭目静养,回避人事,才可拨暗重明。若悠忧怠忽,功夫作辍,有始无终,不能痊愈,慎之!嘱之尤须忌烟、酒、腥荤、葱蒜、煎炒、动火等物。

脉理秘诀,当照《审视瑶函》中脉看,《瑶函》与《秘诀》,相为表里也。眼症根生于肝、肺二经,极重者非《秘诀》不可;若症之轻者,《瑶函》中方极妙。不是个个俱用吹法。欲精《秘诀》,先习《瑶函》,此由浅入深之理。其中五轮八廓、十二经络、相生相克道理,或虚或实景象,外障、内障门类,详细俱备,可为后学阶级,如所载气为怒伤散而不聚之病,阴弱不能配阳之病,阳衰不能抗阴之病,气血不分混而遂结之病,血为邪盛凝而不行之病,伤寒愈后之病,为物所伤之病,斑疹余毒之病,深疳为害之病,内急外弛等症,俱是吹冲不得的。如瞳人散大、瞳人焦小、瞳人下陷、瞳人倒侧、瞳人青盲、瞳人血贯等症,更是吹冲不得的。《瑶函》书,断断不可不看。若执定《秘诀》,一概治之,未有补救于人之处,即有陷害于人之处。业斯道者,须要小心参悟。如认症不真,误投药饵,损人双目,获罪冥冥,祸延子孙,可不慎与!

人气血壮盛而目光明,气血虚弱而目昏暗。年过四十,阴气渐衰,理当养阴血以助光明。光明者肾水也,肾水即气血之精粹者,上升于目而为明也。不是气血之外又有肾水。只养精血为主,精血必借胃气生,胃乃五脏六腑之源,开发神光之本,宜先调胃气。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眼科秘诀》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眼科秘诀》书籍目录
  1. 论退翳之法《眼科秘诀》
  2. 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3. 论退针《针灸易学》
  4. 论吐泻(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5. 论臀痈《外科枢要》
  6. 论吐痰《原要论》
  7. 论脱肛《外科枢要》
  8. 论吐沫《原要论》
  9. 论脱疽《外科枢要》
  10. 论吐法《医学心悟》
  11. 论外疡补益之剂《疡科纲要》
  12. 论吐法《丹溪心法》
  13. 论外疡理湿之剂《疡科纲要》
  14. 论吐法《医学集成》
  15. 论外疡清热之剂《疡科纲要》
  16. 论吐(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17. 论外疡提脓托毒之剂《疡科纲要》
  18. 论吐《景岳全书》
  19. 论外疡温养之剂《疡科纲要》
  20. 论偷针眼《原机启微》
  21. 论外疡治痰之剂《疡科纲要》
  22. 论痛痒《冯氏锦囊秘录》
  23. 论外治之药《疡科纲要》
  24. 论痛《疡科纲要》
  25. 论顽木不痛《疡科纲要》
  26. 论痛《内经评文》
  27. 论王叔和《伤寒寻源》
  28. 论痛《外科证治全书》
  29. 论往来寒热《济阴纲目》
  30. 论痛《外科理例》
  31. 论望色《肯堂医论》

《眼科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