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四节 骨巨细胞瘤

《骨科学》书籍目录

骨巨细胞瘤在我国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此瘤生长活跃,对骨质侵蚀破坏性大,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治疗,可造成严重残废而导致截肢,少数病例尚可转移而致命。

瘤组织循环丰富,质软而脆性大,似肉芽组织,易出血,有纤维机化区及出血区。细胞组成为圆细胞及梭形细胞(即间质细胞),间有较大空隙,隙内有出血征象,并有许多巨大型多核细胞(核数10~200个),骨皮质变薄,有时穿过皮质扩大至软组织,切片检查应包括肿瘤各部分。目前,多倾向于把间质细胞作为该肿瘤的主质细胞。

按良性和恶性程度分为三度:

一度:约有一半的巨细胞瘤属于此类,为明显良性,巨细胞很多,少有细胞分裂,注意需全部肿瘤都是一度才能判断为一度肿瘤。

二度:恶性或良性不易区别,间质细胞较多,巨细胞较一度为少。

三度:为明显恶性,发生较少,间质细胞多,细胞核大,形态如肉瘤,细胞分裂多。巨细胞较少而小,核数目亦少,一、二度可转化为三度。

上述分类方法系Jaffe于数十年前提出沿用至。但不少作者对此分类方法提出质疑:1.有些一度骨巨细胞瘤可以出现肺部转移(即所谓“良性转移”);2.二度的予后并不比一度差,相反,有些属一度肿瘤表现得更为活跃,进展更快,复发后肿瘤增长迅速,而组织学表现仍为一度;二度肿瘤中纤维细胞成份增多,有人认为是一种自愈倾向的表现;3.至于原发的三度巨细胞瘤是否为一独立的疾病尚属疑问,或许即是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二度巨细胞瘤的恶变当属别论。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邻近关节的肿瘤,生长缓慢,局部可有肿胀,疼痛及压痛,关节活动度常受限,瘤内出血或病理骨折往往伴有严重疼痛。

X线片表现:骨骺处有局限的囊性改变,一般呈溶骨性破坏,也可有“肥皂泡”样改变(图3-232),其扩展一般为软骨所限。不破入关节,少有骨膜反应,肿瘤范围清楚,初发时病变在骨骺内旁侧,发展后可占骨端的全部,骨皮质膨胀变薄,有的可以穿破,进入软组织。X线片可显示其一般特点,但仍不足以确诊。

桡骨下端巨细胞瘤

图3-232 桡骨下端巨细胞瘤

二、治疗

(一)局部切除 如病变部分切除后对功能影响不大,最好完全切除,如腓骨上端、尺骨下端、桡骨上端、手骨、足骨等。

(二)彻底刮除,50%氯化锌烧灼加植骨术

对邻近大关节的良性骨巨细胞瘤,如采用单纯刮除植骨法,复发率可高达40~70%,所以不少学者采取破坏性的大手术,如连同关节面一起作瘤段切除,然后以尸体骨关节或人工假体置换,此法合并症多,如骨不连接,关节僵直,假体松动、感染等,可造成严重病废,甚至导致截肢。其实,所谓复发,乃手术刮除不彻底所致,为了减少复发,我们设计了如下方法:适当暴露肿瘤部位,直视下彻底刮除肿瘤组织,然后以50%氯化锌周道地烧灼骨壁,以杀灭残存瘤细胞,经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再用自体松质骨植骨(必要时植部分同种异体骨)。实验证明,50%氯化锌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杀灭5毫米深处的瘤细胞,且对植骨愈合无不良影响,刮除后的骨壳仍有良好的血液供应,保证了植骨的愈合。另外,关节四周的正常软组织附着不受任何影响,术后的关节功能得以保证。自1964年来,用此法处理130例骨巨细胞瘤,复发率下降至10%,个别复发病例经用同法处理,仍得到治愈。

(三)切除或截肢 如为恶性,范围较大,有软组织浸润或术后复发,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局部切除或截肢,有的切除肿瘤后失去关节作用,如股骨颈,可考虑切除后应用人工关节或关节融合术。

(四)放射治疗 在手术不易达到,或切除后对功能影响过大者,如椎体骨巨细胞瘤,可考虑放射治疗,剂量要足够。有一定疗效,少数病人照射后可发生恶变。

经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病人,要长期随诊,注意有无局部复发,恶性改变及肺部转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骨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骨科学》书籍目录
  1. 骨巨细胞瘤《骨科学》
  2. 骨疽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 骨绝《中医词典》
  4. 骨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5. 骨厥《中医词典》
  6. 骨疽门主方《疡医大全》
  7. 骨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8. 骨疽论《外科集验方》
  9. 骨空《黄帝内经太素》
  10. 骨疽候《诸病源候论》
  11. 骨空《中医词典》
  12. 骨疽候《诸病源候论》
  13. 骨空《类经》
  14. 骨疽方八首《外台秘要》
  15. 骨空论《针灸大成》
  16. 骨疽方《奇效简便良方》
  17. 骨空论《素问悬解》
  18. 骨疽不愈《奇方类编》
  19. 骨空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0. 骨疽不愈《急救广生集》
  21. 骨空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2. 骨疽、咬骨疽《外科心法要诀》
  23. 骨空论篇《疡医大全》
  24. 骨疽、咬骨疽《医宗金鉴》
  25. 骨空篇《古今医统大全》
  26. 骨疽(伏兔疽)《医学心悟》
  27. 骨空穴法《圣济总录》
  28. 骨疽《宋本备急灸法》
  29. 骨空穴法《普济方·针灸》
  30. 骨疽《外科十三方考》
  31. 骨枯肉陷真脏脉见者死《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