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长沙药解》书籍目录

【本经】卮子。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炮,皶鼻,白赖,赤癞,创疡。一名木丹。生川谷。

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清心火而除烦郁,泻脾土而驱湿热,吐胸膈之浊瘀,退皮肤之熏黄

伤寒栀子干姜汤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煎,分三服。得吐,止后服。治太阳伤寒,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者。大下败其中气,浊阴上逆,瘀生腐败,阻隔君火,身热心烦。干姜降逆而温中,栀子吐浊瘀而除烦热也。

栀子厚朴汤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枚。煎,分二服。得吐,止后服。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以下伤土气,中脘郁满,阳明不降,浊阴上逆,陈郁填塞,阻隔君火,烦躁不宁。枳、朴,泻满而降逆,栀子吐浊瘀而除烦也。

栀子香豉汤栀子十四枚,香豉四两。煎,分二服。得吐,止后服。治伤寒汗下后,烦热,胸中窒者。汗下败其中气,胃土上逆,浊气填瘀,君火不得下行,故心宫烦热,胸中窒塞。香豉调中而开窒,栀子扫浊瘀而除烦热也。治阳明伤寒,下后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下伤胃气,浊阴上逆,客居胸膈,宫城不清,故生懊憹。香豉和中而下气,栀子涌浊淤而清懊憹也。治厥阴病,利后虚烦,按之心下濡者。香豉和中而泻湿,栀子决浊瘀而清虚烦也。

栀子甘草香豉汤栀子十二枚,香豉四两,甘草二两。煎,分二服。得吐,止后服。治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则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此栀子香豉证。而少气者。香豉、甘草,调胃而补中气,栀子涤浊瘀而清虚烦也。

栀子生姜香豉汤栀子十二枚,香豉四两,生姜五两。煎,分二服。得吐,止后服。治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则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此栀子香豉证。而呕者。香豉、生姜,降逆而止呕吐,栀子荡浊瘀而清虚烦也。

栀子柏皮汤栀子十五枚,甘草一两,黄柏皮一两。治太阴伤寒,发热身黄者。湿在经络,郁而不泻,则发热身黄。甘草、柏皮,补中而清表热,栀子泻湿而退身黄也。

《金匮》栀子大黄汤栀子十四枚,香豉一升,枳实五枚,大黄三两。治酒疸,心中懊憹,或热痛者。酒疸湿热郁蒸,故心懊憹。甲木冲击,故生热痛。香豉、枳、黄,降浊而泻热,栀子清心而除懊憹也。

茵陈蒿汤方在茵陈治太阴病,身黄腹满,小便不利者,谷疸同此。大黄硝石汤方在大黄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者,皆用之,以清乙木之郁蒸,泻膀胱之湿热也。

栀子苦寒,清心火而除烦热,烦热既去,清气下行,则浊瘀自涌。若热在膀胱,则下清水道,而开淋沥。盖厥阴乙木,内孕君火,膀胱之热,缘乙木之遏陷,亦即君火之郁沦也。善医黄疸者,以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长沙药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长沙药解》书籍目录
  1. 栀子《长沙药解》
  2. 栀子《千金翼方》
  3. 栀子《中药炮制》
  4. 栀子《雷公炮炙论》
  5. 栀子《饮膳正要》
  6. 栀子《本草纲目》
  7. 栀子《新修本草》
  8. 栀于香豉证十九 太阳八十九《伤寒悬解》
  9. 栀子《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10. 栀于豉证十八 阳明六十九《伤寒悬解》
  11. 栀子《食疗本草》
  12. 织布法《老年百病防治》
  13. 栀子《本草衍义》
  14. 肢肿如石击之有声《古今医统大全》
  15. 栀子《汤液本草》
  16. 肢肿《中医词典》
  17. 栀子《本草备要》
  18. 肢体受寒疼痛可熨以坎离砂及坎离砂制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19. 栀子《医学入门》
  20. 肢体浮肿《温疫论》
  21. 栀子《证类本草》
  22. 肢体的水肿辨病《常见病自测》
  23. 栀子《顾松园医镜》
  24. 肢体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25. 栀子《本草求真》
  26. 肢肉伤治不可迟《医门补要》
  27. 栀子《本经逢原》
  28. 肢络《中医词典》
  29. 栀子《本草从新》
  30. 肢冷泻青不渴为寒宜温药《证治准绳·幼科》
  31. 栀子《中药学》

《长沙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