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昔朱子之论脉诀也.曰词最浅鄙.非叔和本书明甚.又曰世之高医.以其赝也.遂委弃而羞言之.予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以俟明者而折中焉.朱子于此有隐词矣.其议之也.不过曰词最浅鄙.且曰俟明者而折中.则不以世医之委弃为然可知也.夫朱子之不能恝然于脉诀者.盖有以见夫作者之苦心.乃故作此浅鄙之词.不欲用脉经之深隐.使末学终无所问津焉耳.至其词有异于脉经.则又非无义而不足为大病何也.脉经且未尝尽合于古矣.岂惟脉经.即难经言四时脉状.且与素问大异矣.后人虽疑而辨之.卒不似排抵脉诀.直至欲取而焚之者.徒以脉诀文词浅鄙.易生轻侮耳.而孰知作者苦心.正在是哉.其私心之所得.临证之所见.确有异于古之所云.遂毅然恻然为后人告也.岂独滑亦有寒.脾亦候尺为义本先民耶.夫固不免偏驳矣.然自诋之太过.而濒湖李氏脉学.遂蹶起而行于世.而脉法且因之而愈微昔人谓脉诀行而脉经隐.我更慨脉学行而脉法坏也.其书极简.最便驽骀.而托本于脉经则名高.使明哲亦奉之而不以为陋.夷考其词.究于脉理何所发明.能尽合脉经之旨耶.人之便之者.徒以其较脉诀更简而已矣.岂真有以见夫脉诀之非.而欲由脉学而上溯脉经耶.余已刻脉经.复虑其词隐奥.不便俗学也.因取俗行张注脉诀视之.则注词浅陋.毫无所发.旋见石山医按中.有戴氏脉诀刊误.或释或辨.委曲详尽.诚可宝贵.虽其所辨不无过词.要亦执古太严.而于大义则无不赅洽矣.亟付剞劂.为脉经之羽翼焉.夫脉诀上较脉经已为简矣.不谓其后乃有李氏脉学.更简于脉诀.使天下靡然从之.并脉诀亦摈弃而无过问者.犹之讲伤寒者.其始犹知伤寒百问.至今日则但取陈修园时方妙用附录之.区区数版而已.夫天下事日趋于简便.人心日趋于儇薄.义理日趋于暗昧.典型日趋于紊乱.而其祸竟蔓延而至于医也.是书也.果得风行海内.习医者果恍然于脉理有如是之精且详.而耻以李学自 也.则医中少一屠刽.生民不止少一夭枉矣.戴氏之功.视叔和何如哉.
光绪辛卯夏五周学海记.

- 序一《脉诀刊误》
- 序一《医经国小》
- 序一:李序《时病论歌括新编》
- 序一《宋本备急灸法》
- 序一:李序《时病论歌括新编》
- 序一《医学真传》
- 序意《素灵微蕴》
- 序一《疯门全书》
- 叙《医学集成》
- 序一《广瘟疫论》
- 叙《金匮悬解》
- 序一《医学指归》
- 叙《仿寓意草》
- 序一《外科精要》
- 叙《伤寒补例》
- 序一《存存斋医话稿》
- 叙《麻疹阐注》
- 序一《医学妙谛》
- 叙《松峰说疫》
- 序一《本草撮要》
- 叙《望诊遵经》
- 序一《本草择要纲目》
- 叙《医旨绪余》
- 序一《本草经解》
- 叙《立斋外科发挥》
- 序一《古今医彻》
- 叙《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序一《疡科心得集》
- 叙《针灸神书》
- 序一《轩岐救正论》
- 叙《汤头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