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丸
治产前产后,血气风冷,及是妇人所患一切疾病,并皆理疗神验。
金钗石斛(二分,另杵) 秦艽 官桂(去皮) 干地黄 贝母 防风 糯米 甘草(炙) 干姜(炮) 细辛(以上各一分) 当归 蜀椒(去目) 大麻仁 大豆卷(即黑豆皮) 黄芩(以上各二分) 石膏(明净者) 麒麟竭 没药 龙脑(各一钱半
上一十九味,并须州土新好者,大分细捣罗为末,炼蜜六两,热,须入水一分同炼,令水尽,和药为丸,先杵五百下,后,丸如弹子大。匀可成七十二丸,用汤使治病,状如后。
产前产后,血气头旋身战,可用薄荷汤下。月信不通,当归酒下。赤白带下,温酒下,妇人临产难产,胎衣不下,子死腹中,横产倒死,死绝不语,但看头热气在,取一丸,用芎枣汤,研灌口中,但入喉立苏,神妙。产后恶血不尽,脐腹疼痛,呕吐发热,憎寒烦闷,月候不调,或多或少,皮肤虚肿,产血不止,虚劳,中风,口噤不语,半身不遂,产前产后,赤白痢,大便秘涩,血渴,血晕,狂语见鬼,头痛,面色痿黄,渐成劳瘦,饮食无味。以上病状,并无灰酒研下一丸,服之五七丸,临产五脏不痛,男女易生,其神验难述。催生,当归酒下。产后中风血晕,生地黄汁同煎十沸,研药一丸,灌之,立瘥。御风,但五日一度,烂嚼一丸,空心热酒下,或浴下,嚼一丸,温酒下。小儿天吊惊风,薄荷酒下,一丸分作三服。中风不语,身忽如板,用消梨,好瓤薄荷,同研,热服一丸,用衣被盖覆,但汗出,相次揭衣被,盒饭风坐卧,立瘥。其妇人身上一切诸疾,但只以温酒及当归薄荷同研一丸,立瘥。
产宝诸方云∶忌生冷油腻鱼鸡等物,汤酒入口,温热得所,但未产以前,与产后一腊,好依方合,一法。博济方中,用麒麟竭、没药、龙脑、三味。近医者云∶血竭、没药、破血、产前不可服,若合,只依太医局方,除此三味,合之分两亦同,产前后亦可通服也,初产作小丸服之,一法。初产了五七日间,气虚,蜜药才下,散胸隔间,恐发虚热,凡合一料,以糯糊丸半料,糯糊丸者,初产至两腊可服,丸如桐子大,分三十六服。

- 保生丸《博济方》
- 保生丸《是斋百一选方》
- 保生杂志《寿世保元》
- 保生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保守性问题《思考中医》
- 保生汤《冯氏锦囊秘录》
- 保寿粹和馆《中医词典》
- 保生碎事《济阴纲目》
- 保顺大夫《中医词典》
- 保生四要《医学心悟》
- 保胎《达生编》
- 保生散《冯氏锦囊秘录》
- 保胎《女科撮要》
- 保生铭《中医词典》
- 保胎法《女科秘要》
- 保生救苦散《冯氏锦囊秘录》
- 保胎辑要总论《胎产指南》
- 保生歌《幼科推拿秘书》
- 保胎流气饮《目经大成》
- 保生锭子《儒门事亲》
- 保胎论《济生集》
- 保生《冷庐医话》
- 保胎论二《温病条辨》
- 保身可以却疾说《证治心传》
- 保胎论一《温病条辨》
- 保命箴《急救广生集》
- 保泰松《医院药学》
- 保命延寿烧酒方《仁术便览》
- 保泰松及羟基保泰松《药理学》
- 保命延寿丹《扁鹊心书》
- 保天吟《景岳全书》
《博济方》
- 作者:王衮 朝代:宋·庆历七年 年份:公元1047年
- 提要
- 原序
- 自序
- 卷一
- 伤寒
- 风证
- 劳证
- 血证
- 卷二
- 上焦证
- 中焦证
- 下焦证
- 三焦总治
- 五脏证治
- 诸气
- 丁沉香丸
- 阿魏丸
- 小丁沉丸
- 塌气散
- 撞气丸
- 乳香丸
- 桂枝丸
- 胜金丸
- 五积散
- 顺元散
- 豆蔻散
- 治项气方
- 磁石丸
- 分气丸
- 搜症丸
- 七圣散
- 补阴丹
- 葱白散
- 丁香煮散
- 沉丁煎丸(又名荜澄茄丸)
- 大阿魏丸
- 理中丸
- 顺气散
- 荜澄茄丸
- 砂木香丸
- 七香丸
- 胜金丸
- 沉香荜澄茄散
- 诸积
- 膈噎
- 卷三
- 目疾
- 防风散治风毒眼,暴赤眼。
- 拨云散治风毒,眼目昏暗,翳膜遮障。
- 大明散治一切风毒瓦斯眼,翳膜昏暗,眼睛涩疼,热泪时多。
- 芎羌散
- 大效洗轮散
- 青金丹
- 羌活散
- 蝉蜕散
- 仙术散
- 磁石丸
- 羚羊角饮子
- 秘金散
- 决明散
- 洗头明眼方
- 决明散
- 辰砂膏
- 通神膏
- 紫金膏
- 明眼金波膏
- 甘石膏
- 食膏
- 耳病
- 齿须发
- 眩晕
- 嗽喘
- 痰饮
- 霍乱
- 翻胃
- 症癖
- 水气
- 脚气
- 小便证
- 大便证
- 中毒
- 卷四
- 胎产
- 经气杂证
- 惊痫
- 疳积
- 杂病
- 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