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学原理
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指导实践。而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大都蕴藏于内,仅望其外部的神色,听其声音,嗅其气味,切其脉候,问其所苦,而没有直接察病变的所在,为什么能判断出其病的本质呢?其原理就在于“从外知内”(《灵枢·论疾诊尺》),亦即“司外揣内”(《灵枢·外揣》)。
“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是前人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我国先秦的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的表里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确定性联系。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发生一定联系,如果不能直接认识某一事物,可以通过研究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间接地把握或推知这一事物。同样,机体外部的表征与体内的生理功能必然有着相应关系。通过体外的表征,一定可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定的、相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因此,可以运用望、闻、问、切等手段,把这些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有关资料收集起来,然后分析其脏腑病机及病邪的性质,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征候类型,从而做出诊断。

- 诊断学原理《中医诊断学》
- 诊断学《中国医学通史》
- 诊断学原则《中医诊断学》
- 诊断性试验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诊断要点《儿科学》
-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预防医学》
- 诊断依据《急诊医学》
- 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预防医学》
- 诊断与防治《医学微生物学》
- 诊断试验《流行病学》
- 诊断与鉴别诊断《传染病》
- 诊断酶学《临床生物化学》
- 诊断与鉴别诊断《传染病》
- 诊断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诊断与鉴别诊断《传染病》
- 诊断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诊断与鉴别诊断《传染病》
- 诊断及治疗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诊断与鉴别诊断《儿科学》
- 诊断及诊断标准《预防医学》
- 诊断与鉴别诊断《普通外科学》
- 诊断及诊断标准《预防医学》
- 诊断与鉴别诊断《普通外科学》
- 诊断及诊断标准《预防医学》
- 诊断与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诊断及营养评价,鉴别诊断《临床营养学》
- 诊断与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诊断及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诊断与鉴别诊断《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诊断及鉴别诊断《普通外科学》
- 诊断与治疗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