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脉有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诊断学》书籍目录

1。时间

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因为清晨患者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它时间不能诊脉。

总的来说,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患者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医生也要平心静气,然后开始诊脉。诊室也要保持安静。在特殊的情况下应随时随地诊察患者不必拘泥于这些条件。

2体位

要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平放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仰掌,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市枕,这样可使气血运行无阻,以反映机体的真正脉象。

3。指法

医者和患者侧向坐,用左手按诊患者的右手,用右手按诊患者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位置,接着用食指按在关前的寸脉位置,无名指按在关后尺

脉位置。位置放准之后,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接触脉体。布指的疏密要和患者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总以适度为宜。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要重点体会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这样对比的诊脉方法,颇为实用。单按分候寸口三部,以察病在何经何脏,总按以审五脏六腑的病变。

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

4。举按寻

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一种手法。持脉之要有三,就是举、按、寻。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举,又叫浮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叫按,又称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还可亦轻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寻。因此诊脉必须注意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此外,当三部脉有独异时,还必须逐渐挪移指位,内外推寻。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取。

5。平息

一呼一吸称一息,诊脉时,医者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患者脉搏的至数,如正常脉象及病理性脉象之迟、数、缓、疾等脉,均以息计,今天有秒表对诊脉有一定的帮助。但平息的意义还不止如此。平是平调的意思,要求医者在诊脉时,思想集中,全神贯注。因此,平息除了以“息”计脉之外,还要做到虚心而静,全神贯注。

6。五十动

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即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其意义有二:

一为了解五十动中无促、结、代脉,防止漏诊。二为说明诊脉不能草率从事,必须以辨清脉象为目的。如果第一个五十动仍辨不清楚,可延至第二个或第三个五十动。总之,每次诊泳时间,以2-3分钟为宜。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诊断学》书籍目录
  1. 诊脉有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医诊断学》
  2. 诊脉要诀《诊家正眼》
  3. 诊脉早晏法《脉诀刊误》
  4. 诊脉先分别脉的大体《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5. 诊脉之道《诊家枢要》
  6. 诊脉三要(滑氏)《古今医统大全》
  7. 诊脉总要《医学传心录》
  8. 诊脉入式歌《脉诀乳海》
  9. 诊毛发法《形色外诊简摩》
  10. 诊脉入式(一首集次王适斋等脉诀)《医经国小》
  11. 诊面《厘正按摩要术》
  12. 诊脉篇《经络全书》
  13. 诊溺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14. 诊脉明证《活幼心书》
  15. 诊皮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16. 诊脉六法《医学传心录》
  17. 诊七表相承病法《察病指南》
  18. 诊脉快捷方式歌《婴童类萃》
  19. 诊气色法《千金翼方》
  20. 诊脉决死生论《医学源流论》
  21. 诊人中法《形色外诊简摩》
  22. 诊脉精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23. 诊肉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24. 诊脉捷要歌《丹台玉案》
  25. 诊乳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26. 诊脉歌《笔花医镜》
  27. 诊三部脉法《察病指南》
  28. 诊脉歌《婴童类萃》
  29.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脉经》
  30. 诊脉歌《针灸大成》
  31.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