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产医法总论
经曰∶阴搏阳别,是为孕脉。又曰∶手少阴脉动甚者,孕也,或谓流利雀啄之脉,孕数月之象也。予每诊之,亦有不然。惟见两关滑而流利,知是孕也。或问∶何以现下两关?予曰∶两关者,肝脾之部位。盖肝藏血,脾统血,血不流行于经,乃凝成而为孕,所以现于两关,滑而和匀,最为有准。此前人所未发之秘旨。或问∶闭经之脉,亦于关乎?予曰∶经闭之脉必涩滞,亦不定于两关。叶孕之脉必滑利,是一定在两关。初孕之时,常见两尺沉伏之状,此予数十年来悟得之秘,今着之于书,以为准绳。再以其人病,脉不病并与前贤论参考,则庶几临诊无错矣。

- 胎产医法总论《评注产科心法》
- 胎产医法总论《评注产科心法》
- 胎产医法总论《评注产科心法》
- 胎产书《马王堆简帛》
- 胎赤《中医名词词典》
- 胎产奇方《宁坤秘籍》
- 胎赤《中医词典》
- 胎产脉候《胎产指南》
- 胎赤《医宗金鉴》
- 胎产论《医学源流论》
- 胎赤《医述》
- 胎产兼目疾论《银海指南》
- 胎赤《证治准绳·幼科》
- 胎产大法《女科证治准绳》
- 胎赤《明医指掌》
- 胎产大法《证治准绳·女科》
- 胎赤《外科大成》
- 胎产《博济方》
- 胎赤《竹林女科证治》
- 胎产《原要论》
- 胎赤《幼科心法要诀》
- 胎产《医学真传》
- 胎赤风眼《中医词典》
- 胎产《冷庐医话》
- 胎赤久赤方七首《外台秘要》
- 胎部《本草易读》
- 胎赤眼《中医词典》
- 胎不长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胎赤眼《幼幼新书》
- 胎不长证治《医宗金鉴》
- 胎传《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