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妇人伤寒与男子不同治法
且夫天地阴阳,各有分位,伤寒杂病,岂无各科,男妇何可同治也。男子调气为主,女子养血为先。女子血蓄,则血室不蓄,二气和平。一有凝结,水火相刑。凡气口紧盛者,即宜下。人迎紧盛者,即宜汗。但妇人左关浮紧者,不可下,当发汗,以救血室。荣卫得和,津液得行,浃然汗出而解。凡妇人经水适断,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中二焦,言无犯胃气者,谓不可下也,以小柴胡汤主之。若行阳迟则热入胃,令津液燥,中焦、上焦不荣,成血结胸,须针期门可也。但妇人伤寒,发热恶寒,四肢拘急,口燥舌干,经脉凝滞不得往来,以桂枝红花汤。
若伤寒,口燥咽干,不思饮食,以黄芩芍药汤。
若伤寒,喘急烦躁,战而作寒,阴阳俱虚,不可下也,以小柴胡汤。
若伤寒,经水适来,邪乘虚而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上中二焦胃气者,宜小柴胡汤。
若伤寒,瘥后犹有余热不去,谓之遗热,宜地黄汤主之。

- 论妇人伤寒与男子不同治法《伤寒六书》
- 论妇人热劳《外科理例》
- 论妇人温病《温热论》
- 论妇人痞《济阴纲目》
- 论妇人温热《重订广温热论》
- 论妇人瘕并属血病《济阴纲目》
- 论妇人诸积形状《济阴纲目》
- 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寿世青编》
- 论妇人诸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论妇人病《外科理例》
- 论附骨疽《外科理例》
- 论妇人八瘕所因《济阴纲目》
- 论附骨疽《外科枢要》
- 论妇女虚劳与男子不同《济阴纲目》
- 论附骨疽《外科精义》
- 论妇女湿温病《塘医话》
- 论附子饼《外科理例》
- 论浮肿由血分水分证治不同《济阴纲目》
- 论富贵贫贱嗣育得失《冯氏锦囊秘录》
- 论浮肿《冯氏锦囊秘录》
- 论富贵贫贱之病不同《冯氏锦囊秘录》
- 论浮脉形法主病《伤寒六书》
- 论腹痛《原要论》
- 论服药食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论腹痈《外科枢要》
- 论服药法并禁解毒药寒凉《冯氏锦囊秘录》
- 论腹中瘀血《济阴纲目》
- 论服嘉禾散《集验背疽方》
- 论甘草《苏沈良方》
- 论服饵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论肝病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伤寒六书》
- 作者:陶华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伤寒琐言序
- 明理续论序
- 刻陶节《伤寒六书》序
- 伤寒琐言卷之一
- 辩张仲景伤寒论
- 治伤寒用药大略
- 伤寒言证不言病
- 厥分寒热辩
- 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
- 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辩
- 结胸解
- 伤寒寒热论
- 论伤寒少阴病发热而反用药不同
- 论伤寒两感
- 伤寒合病并病论
- 伤寒变温热病论
- 温病辩
- 杂病诸病方法(前引)
- 阴证
- 伤暑
- 急下急温
- 诸方
- 伤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 伤寒总论
- 伤寒秘要脉证指法(与琐言大略同)
- 论浮脉形法主病
- 论中脉形状指法主病
- 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
- 辩脉虽浮亦有可下者脉虽沉亦有可汗者
- 论风伤卫气寒伤荣血辩
- 用药寒温辩
- 正伤寒及温暑暴寒劳力感冒时疫治各不同论
- 两感伤寒误治论(与琐言同)
- 伤寒合病并病论
- 伤寒少阴证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为反用药不同论
- 伤寒阴阳寒热二厥辩
- 伤寒结胸痞满辩(详见琐言中)
- 伤寒伏阴脉大论用药之误
- 伤寒伏脉辩
- 伤寒言证不言病论(详见琐言中)
- 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论(详见琐言中)
- 急下急温论(与琐言互看)
- 伤寒标本论
- 治伤寒看证法则
- 伤寒表里见证治例活法
- 三阴无传经论
- 发热
- 头痛
- 项强
- 恶寒
- 恶风
- 背恶寒
- 寒热
- 潮热
- 似疟
- 无汗
- 自汗
- 头汗
- 手足汗
- 盗汗
- 烦热
- 烦躁
- 懊
- 身体痛
- 拘急
- 咳嗽
- 喘
- 气逆
- 短气
- 口干
- 渴
- 胸胁满
- 结胸
- 痞
- 腹满
- 腹痛
- 小腹满
- 呕吐
- 干呕
- 哕
- 咳逆
- 下利
- 热入血室
- 四逆
- 不大便
- 谵语
- 郑声
- 小便不通
- 小便难
- 小便自利
- 舌苔
- 脏结
- 咽痛
- 头眩
- 鼻衄
- 吐血
- 心悸
- 发黄
- 发斑
- 发狂
- 肉筋惕
- 怫郁
- 瘥后昏沉
- 劳复食复
- 动气
- 伤寒霍乱
- 不仁
- 阴阳易
- 不眠
- 多眠
- 狐惑
- 百合
- 蛔厥
-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
- 伤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 杀车槌法卷之三
-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卷之五
- 伤寒
- 伤寒标本论治
- 论伤寒正治逆治反攻寒热辩
- 论伤寒用药法则
- 伤寒统论受病之由
- 伤寒无阴证辩
- 论伤寒难拘日数辩
- 伤寒阳厥阴厥辩
- 看伤寒识证内外须知
- 论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误
- 论伤寒六经变正法
- 论伤寒见证识病法
- 论伤寒有证见之必死法
- 论妇人伤寒与男子不同治法
- 论妊妇伤寒又与前证有易法
- 论产后伤寒与胎前有别法
-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